土地出讓收入劃轉爲何受熱議

土地勞動資本一樣,是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要素。既要客觀認識土地出讓對地方經濟增長起到的作用,又要對其引起的負面影響保持警惕採取措施。各地應抓緊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更高水平均衡。

最近,財政部等四部門發佈通知,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劃轉稅務部門徵收。一時間,“土地財政”話題再次備受熱議

目前,有部分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房價偏高,一個重要因素地價高,以至土地出讓收入佔地方財政總收入比例較高。也就是說,一旦財政吃緊,就可能會有地方政府按捺不住“賣地衝動

還有一個原因是,目前有些地方債務風險不小。就全國總體而言,2020年政府債務餘額佔GDP比重負債比)爲45.8%,低於國際通行的60%警戒線。不過,個別省份債務規模大,債務率大幅高出警戒線。當地方債務走高、財政開支加大,有些地方便可能打起土地主意,以土地爲抵押、寅吃卯糧,影響地方平穩健康持續發展。

上述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地方經濟結構失調,對於土地和房地產過分倚重,可持續發展和抗風險能力弱等問題,必須引起有關方面高度重視,及時加以解決。同時,對於土地出讓收入在經濟發展中扮演的角色還需要全面看待,辯證分析

如今,我國經濟規模已邁上100萬億元臺階,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回想2000年時,我們還曾爲中國經濟突破10萬億元大關、躍升至世界第六大經濟體歡呼雀躍。幾十年的時間,中國經濟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增長奇蹟,被全球經濟學家公認爲經濟史上的傑出成就。其中一個觀點是,在地方經濟競爭發展之中,與土地相關的財政收入推動了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是中國基礎設施超常供給能力形成的一大關鍵,這對快速改善城鄉面貌、提高生產生活條件是一個有力支撐。

因此,既要客觀認識土地出讓對地方經濟增長起到的作用,又要對其引起的負面影響保持警惕,採取措施。土地與勞動、資本一樣,是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要素。1998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爲507億元,2020年,這一數字躍升至8.4萬億元,增長約165倍。站在這個時間節點,此次土地出讓收入劃轉稅務部門徵收,具有標誌性意義,將使土地出讓收入徵收更爲規範,防範地方政府無序甚至違規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等問題。

同時,這也爲地方財政逐步減少對土地的依賴埋下伏筆。各地應抓緊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更多考慮環境治理民生改善,努力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更高水平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