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西藏史(一百四十八)——阿拉伯人的東進浪潮

喜歡聽音頻的朋友可移步喜馬拉雅,搜索《通俗西藏史》,老布充滿大碴子味兒的口音,將撲面而來!

各位喜馬拉雅的小夥伴大家好,藏史德雲社的老布,又來啦!

到上一期爲止,老布用了二十九期的節目講了中宗、睿宗、玄宗時期的河隴之爭。這個階段從705年開始,到755年結束,對應的吐蕃贊普是赤都鬆贊和尺帶珠丹。

從這一期開始,我們要把視線從河隴移開,來講講這段時期裡唐蕃在西域的博弈。

之前講西域的時候,老布曾經說過一個分期。

也就是唐蕃的西域之爭,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670年到692年是第一階段,對應的唐朝皇帝是高宗武后;

693年到755年是第二階段,對應的唐朝皇帝是唐玄宗;

755年到810年是第三階段,對應的唐朝皇帝是肅宗、代宗、德宗;

如果我們把前兩個階段做一下對比的話,就會發現一點很顯著的變化。

玄宗時期的西域之爭,與高宗武后時期很不一樣,不管是標的物,還是烈度都完全不同。

高宗武后時期的爭奪圍繞着安西四鎮展開,雙方競爭得異常激烈。從670年到692年的22年裡,安西四鎮六度易手。

但到了玄宗時期,雙方的博弈不論是位置,還是焦點,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爭奪的位置從崑崙山的北麓,直接跳到了喀喇崑崙山的南麓。標的物也從安西四鎮,變成了勃律。

還有一個顯著的變化,在高宗武后時期,雙方拉攏的盟友是西突厥。唐朝和吐蕃分別冊封過阿史那家族的王子,做西突厥的十姓可汗。但是到了玄宗時期,阿史那家族都快成隱身人了,雙方拉攏的焦點變成了突騎施。

唐蕃雙方不約而同的用上了和親工具。

唐朝在開元十年(722年)的十二月,把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懷道)的女兒,冊封爲交河公主,嫁給了突騎施蘇祿。

吐蕃也在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把尺帶珠丹的姐姐卓瑪類,嫁給突騎施蘇祿。

另外,吐蕃的和親工具也用在了小勃律身上。

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吐蕃把尺帶珠丹的另一姐姐,嫁給了小勃律王。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唐朝改拔汗那的國名爲寧遠,把和義公主嫁給了寧遠國王。

唐蕃在二十多年的時候裡,連續在突騎施、勃律、拔汗那身上投入資源,充分說明這三個地方是博弈的關鍵點。

所以我們對西域之爭第二階段的講述,也會圍繞着這三個關鍵點展開。

在正式講述之前,我們先來講一講大背景,或者說一個體量巨大的變量,這就是阿拉伯人的東擴。

其實阿拉伯的東擴,我們之前講第一階段的時候,簡單提過一嘴。

就是阿拉伯人滅波斯帝國之後,繼續進攻波斯東部的呼羅珊地區,波斯王子俾路斯無處可去,跑到了唐朝。沒過多久,就死在了長安。

之後蘇定方在平叛的時候,以送波斯王子復國做藉口,兵不血刃的拿下了阿史那都支。

這個內容我們仔細的講過了,就是《裴行儉的天外飛仙》。

本來唐朝人的目的也不是幫助波斯復國,拿下都支以後,蘇定方就跟俾路斯的兒子說:“您那地方忒遠,俺去不了,我派點人送你過去得了!”

然後這個倒黴孩子就在吐火羅堅持抵抗了20年,最後實在堅持不下去了,707年又跑回長安。

其實幹掉波斯,不過是阿拉伯人東擴的第一步,他們的餐盤裡還擺着另一塊甜點。

這就是中亞的河中地區,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昭武九國。

中亞的河中地區,指的是錫爾河和阿姆河之間的區域,包括今天的烏茲別克全境和哈薩克西南部。

由於這個地區位於歐亞大陸的中心區域,水旱兩路的交通都很方便,於是河中成了溝通歐亞古商路的必經之地。

另外河中地區很早就掌握了灌溉技術,農業非常發達。自身出產的糧食,既能作爲商品進行交易,又能保證商隊的補給。

憑藉地理位置上的優越條件,河中的粟特人很早就是開始商業貿易了。德國發現了公元前五世紀的絲綢,殷墟發現了崑崙山的美玉。

當然我們不能說,這些東西一定是粟特人帶過來的,但至少到了公元4世紀的初期,粟特人已經控制了絲綢之路的貿易。他們把西方的金銀、寶石、藥材、種子、奴婢、首飾運到中國,又把中國的絲綢運到西方,真正做到了貨通天下。

但是河中地區有個問題,就是始終沒有形成一個強大的集權國家,而是分散成了很多小國。

漢文史料裡一般都粟特人的國家,叫做“昭武九姓國”。

其實粟特人在河中建的國家不止九個,這些國家也是有大有小。

其中位於撒馬爾罕的康國最大,位於布哈拉的安國,也是比較大。其他例如曹國、石國、米國、何國、史國、火尋等等,都是小兄弟的級別。

(《中古中國與粟特文明》_榮新江)

這些國家的粟特人來中國做生意,都以國爲姓。

所以,您要是姓康、安、曹、史、羅、石、白、米、何,往上使勁兒捯,沒準兒能捯到粟特人哪兒去。

這種小國分立的狀態,導致的結果就是,只要出了能在亞洲橫着走的大哥,幾乎都要來河中踩上一腳。

所以曾經統治過河中地區的大哥,就有波斯、希臘、突厥、唐朝、阿拉伯帝國、薩曼王朝、喀喇汗王朝、西遼、花剌子模、察合臺汗國、帖木兒帝國。

在公元七世紀的亞洲版圖上,有三個胖子相繼崛起。

最早發動的是東邊的唐朝,從公元618年就開始攻城掠地。

第二個是青藏高原上的吐蕃,630年松贊干布坐上了贊普寶座。

最後一個是頭上有塊布的阿拉伯人。

661年,咱們剛纔說的倭馬亞王朝創立,由於這個王朝以白爲尊,所以在漢文史料稱爲“白衣大食”。

然後就是三個胖子大快朵頤,玩命往胖了吃。

到最後,白衣大食的疆域達到了1340萬平方公里、唐朝是1237萬平方公里。吐蕃最小,估計有300萬平方公里以上。

從國家體量上咱們就知道了,河中的這堆粟特人國家,放到這三個胖子面前,那就是塊味道鮮美的甜點。

說起來,粟特人的國家幾乎唯一的依仗,就是河中地區離這三個胖子都有點遠。

大食的都城在伊拉克,離撒馬爾罕的直線距離有兩千公里;唐朝的距離更遠,超過了三千公里;吐蕃也不近,一樣是兩千多公里。

這麼遠的距離,它不光產生美,也產生了難度。

所以這三個胖子,雖然對於河中地區都很覬覦,但是從當地來說,都不算特別強勢。

那爲什麼阿拉伯人主導了對河中地區的進攻呢?

這是因爲阿拉伯人佔領了波斯以後,大量的向波斯地區移民。

據學者們分析,阿拉伯人向波斯移民的數量超過了20萬人,其實就是這些人主導了對河中的進攻。

不過這些移民到波斯的阿拉伯人,不斷和當人通婚,很快就成了有波斯味兒的穆斯林。所以,我們今天看到河中地區的伊斯蘭建築,和阿拉伯半島上的建築不太一樣,它其實是一種波斯化了的伊斯蘭文化。

再有一個依仗,就是他們身後有一羣躍馬揚弓的突厥人。

但問題也在這裡,這是一堆粟特人國家,再加上一堆突厥人部落。

所以,在阿拉伯人進攻的過程裡,經常能看到分化瓦解,袖手旁觀的例子。

阿拉伯人對河中的進攻,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倭馬亞王朝的末期,時間是在公元673—705年之間。

這時候的河中地區,名義上歸屬於唐朝。

公元658年,撒馬爾罕的城主率昭武九國向唐朝臣服。唐在河中設立羈縻州府,統一劃歸“康居都督府”管轄,歸於安西大都護府節制。

但實際上,唐朝的手有點夠不着,昭武九國基本上是自娛自樂,該幹什麼幹什麼。

另外就是,當時的唐朝對突厥的約束力也不強,經常會有突厥部落跑到河中地區來掠奪。所以在倭馬亞王朝發動進攻的時候,河中就是這種很混亂的狀態。

不過,阿拉伯人的第一輪進攻,其實也不算強。

這一階段的攻擊,也像是一種掠奪,並沒有影響中亞地區的統治結構。

戰爭基本是以昭武九國繳贖金,送奴隸的方式解決。

那麼在阿拉伯人發動進攻的時候,作爲宗主國的唐朝,做了什麼呢?

幾乎什麼都沒做!

雖然粟特人向唐朝求過援,但唐朝依舊是啥也沒做,就是李治把大食的使臣訓了一頓。

原因其實也挺簡單,從670年開始,唐蕃在安西四鎮打得熱火朝天,根本沒精力管粟特人。

所以,這段時間抵抗阿拉伯人東進的,是粟特人和突厥人。

阿拉伯人的第二波征服浪潮,出現在到705—714年之間。

這個階段和第一個階段相比出現很明顯的變化:

第一個變化就是,阿拉伯帝國已經換了主人。

倭馬亞王朝在705年崩盤,取而代之的是阿巴斯王朝。

由於他們崇尚黑色,打着黑旗,所以在漢文史料裡,稱其爲“黑衣大食”。

第二個變化是從掠奪,變成了征服。

這個階段是阿拉伯人征服中亞的高潮期,再此期間,他們相繼征服了撒馬爾罕、布哈拉和費爾干納,河中地區迎來了第一次伊斯蘭化的浪潮。

我們前面說過,粟特人的昭武九國,基本上以撒馬爾罕的康國、布哈拉的安國爲尊,而費爾幹納盆地是中亞最東面的膏腴之地。

阿拉伯人征服了這些地方,也就意味着基本拿下了河中地區。

這段時間,阿拉伯人突然能力爆棚,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他們有了一個戰神級別的呼羅珊總督。

咱們前面說了,河中離大食太遠了,發動攻勢主要依賴封疆大吏的個人能力。

之前倭馬亞王朝的進攻沒多大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呼羅珊總督換得太頻繁,三十年時間裡換了九個,平均任期只有3年多,任期短的只有幾個月。

(《試述阿拉伯人對中亞的征服》_藍琪)

但到了阿巴斯王朝,坐在呼羅珊總督位置上的這位,名叫屈底波。

這位能力爆表的總督,主導了整個第二階段的進攻。

他死了以後,阿拉伯人再也沒超過他擴張的範圍。

估計是因爲成績確實奪目,在阿拉伯史料上甚至出現了,屈底波征服喀什(疏勒)的記載。

這個記載出現在阿拉伯史學家塔巴里的著作《民族與先知歷史》裡,這本書也被譯爲《塔巴里編年史》,大概寫成於十世紀。

在這本書裡記載,屈底波帶兵深入中國境內,打到喀什以後,他派了十個使者去李隆基,要求唐朝割地納貢(要求送“土”,並且交稅)。李隆基答應了,送了一個裝土的金盤、4個年輕的王子做人質、綢緞和黃金抵稅款。

(《對‘民簇與先知歷史’中關於屈底波進入過喀什噶爾的記載的質段》_王濤;

《關於古太白(屈底波)“進軍中國”與“遣使中國”的問題》_納忠)

由於塔巴里被稱爲“阿拉伯歷史學的奠基者”,所以他的記載流傳甚廣,被後來的阿拉伯歷史家大量傳錄,成了帝國強大的一個證據。

不過大多數歷史學者,都不太認可這個記載,因爲跟當時的歷史背景不太相符。

屈底波的快速推進,看上去效果非常明顯,但其實也留下了隱患。到他生命的末期,包括河中、吐火羅在內的很多地區都掀起了反抗浪潮。這種不斷爆發的反抗,一直持續到了751年,成了阿拉伯人征服中亞的第三階段。

所以,屈底波很難在後方不穩的情況,繼續揮師東進,去跨越天山,進攻位於安西的疏勒。

縱觀阿拉伯人東擴的歷史,第二個階段的成果最爲顯著。

這一點在玄奘、慧超兩位法師的著作裡也可見一斑。

玄奘法師在途徑河中的時候,還是佛寺遍地、梵唱不絕的狀態,等到慧超法師到了河中,就已經是寺院傾頹、不識佛法了。

玄奘法師出發的時間在貞觀三年(629年),慧超法師出發的時間是開元十一年(723年)。這九十多年的時間裡,正好是河中地區從佛教轉向伊斯蘭教的時候。

其實粟特人的不斷反抗,估計和宗教也有點關係。

之前河中地區是個宗教比較自由的地方,至少唐朝肯定是不在乎信啥,不信啥的。長安城裡都把佛教、景教、祆教、伊斯蘭教湊齊了,肯定是不會在乎粟特人信什麼。

但是阿拉伯人來了就不行了,屈底波在宗教方面手段很強硬,不信伊斯蘭肯定是不好使。

王治來先生在《中亞通史》裡有一段描述說:“在他征服的地區,強迫當地人放棄原來信仰的襖教或佛教,改信伊斯蘭教。他摧毀當地的火神廟和佛寺,在其廢墟上建立清真寺。德國人曾經發掘過一個墳墓,其中埋葬了成百的佛徒,都是被殺死的。這說明屈底波爲傳播伊斯蘭教採用了殘暴的手段。他甚至派阿拉伯士兵住到老百姓家裡,以監視其是否真的信仰和禮拜。”

這種強硬的手段肯定會造成當地的反抗,另外一個原因可能就是阿拉伯人對粟特人徵稅。

唐朝人管這地方的時候,基本是沒什麼稅收的,粟特人自己賺錢自己花,小日子過得那叫一個美。

阿拉伯來了,那情況就不一樣了。雖然現在關於大食徵稅這方面的記載不多,但稅肯定是要交的。

在阿拉伯帝國剛成立的時候,爲了推廣伊斯蘭教,曾經有過一個規定,就是隻要皈依了伊斯蘭教,就可以免稅。在進入河中地區的早期,大食擔心稅收太少,也沒怎麼強力推進伊斯蘭教,可等到控制力量逐漸加強,越來越多的人信了伊斯蘭以後,大食人的套路又變了,信教的也得交稅。這下那些本來受經濟利益驅使的河中人不幹了,更多的人加入了反抗。

於是在715年—751年之間,粟特人依靠突厥人的幫助,不斷掀起反抗的浪潮,甚至一度把大食逐出了河中。

那麼作爲名義上的宗主國,唐朝在此期間做了什麼呢?

我們下期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