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推多元本土語 高中生學手語打造溝通零距離

桃園市大溪高中推出趣味手語課程,吸引許多學生參與。(教育局提供/蔡明亙桃園傳真)

因應《國家語言發展法》的通過,自111學年度起,高一學生皆須修習本土語課程,語言類別包含閩南語、閩東語、客家語、臺灣手語、各原住民族語,期待學生透過學習本土語言,認識相應語言與文化,從中覺察差異而孕育同理,實現社會共好理念。桃園市力推多元本土語,其中在大溪高中就有趣味手語課程,獲師生好評。

教育局表示,臺灣手語其實也是本土語學習的重要類別,卻常被忽略,教育局在本土語推動上,從政策執行到具體落實,周延規畫併兼顧多元面向,各項資源投入不遺餘力,除鼓勵各級學校針對不同族羣開設本土語課程,爲語言傳承與發展做最有力推動外,對於容易被忽略的臺灣手語課程,也積極倡議各校開設,讓本土語學習在桃園展現多元學習風貌。

教育局說明,臺灣手語課程以臺灣聾人發展出來的自然手語爲素材,編纂爲《臺灣手語》各冊主題,內容符合生活情境且豐富多元,從個人生活管理到家庭和學校的活動,進而到社會生活的不同議題、場域,皆涵蓋其中,盼學生藉不同場域情境內容,探討聾人文化議題,提升對聾人語言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桃園市教育局力推多元本土語課程。(教育局提供/蔡明亙桃園傳真)

大溪高中在手語老師董玉芬規畫下,高一這學年的課程有2大主軸,分別爲「去公園玩」及「狗狗朋友」,主題相當貼近生活,讓有心學習的同學容易上手。2主題分別藉文本介紹公園裡常出現的跳繩、盪鞦韆、跑步、捉迷藏等遊戲,以及透過文本認識奶奶家養的寵物狗及其喜愛的物品後,相當有技巧地將2個主題串連,讓學生進行一場帶着狗到公園玩的手語傳達實境體驗。

教學過程中,爲符應生活情境、展現課程活潑有趣面向,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成效,手語老師也融入遊戲強化學習,例如讓各組抽出3張關鍵字詞牌卡,經討論串聯成一句生活用語後,以手語呈現,並讓他組觀看,寫出對方表達的完整語句,不僅系統性加深印象,也能以更趣味方式檢核彼此學習所得。董玉芬認爲,在多元互動氣氛中,能讓學生更願意且樂於投入手語學習。

參加手語課程的柯同學分享,手語課程相當有趣,可以只用手語就把自己想表達的意思傳達給別人,上課時也發現手語很形象化,跟平常生活中互相比手畫腳沒太大區別,若以後有機會遇到聾啞人士或許也能稍微看懂,能幫助他們轉達想法與言論。

教育局提到,不同的語言無論是何種形式,都有着在表達需求上的存在意義,當賦予它更多應有的重視與有意義的看待後,帶來的將是更多想法傳遞與溝通理解,在市府大力推動下,盼更多手語使用者能於日常生活和聾啞朋友溝通無礙,實現同享語言友善環境的共好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