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 人口逐年增 國中小卻M型化
桃園市人口逐年增加,沿海各區國中小學人數成M型化,開發地區的學校人數逐年增加,未開發的偏鄉、偏校人數逐年減少。以觀音區觀音國中爲例,學生僅222位,是該區學生最少的國中。(廖姮玥攝)
桃園市人口逐年增加,都市發展快速,但沿海地區國中小學人數成M型化發展,原本已與都會區學校有資源落差,「偏鄉中的偏校」情形更雪上加霜。觀音區觀音國中校長黃博欽坦言,越偏遠的學校M型化情況越嚴重,教育部要求教學正常化,對公立學校來說是一大挑戰。
桃園市教育局統計,國小部分新屋區北湖國小學生數僅33人,該區人數最多的新屋國小學生數達1332人。觀音區育仁國小70人最少,該區人數最多的草漯國小有1520人。國中部分,大園區學生數最少的是竹圍國中,共163人,學生數最多大園國中有1223人。楊梅區學生數最少的富岡國中有182人,最多的楊梅國中有1213人,M型化極爲明顯。
大園區家長會長協會創會理事長宋惠君質疑,M型化逐漸明顯,是否教育體制出現問題?公立學校規範較多、受限也多,家長希望讓孩子跟同儕更有競爭力,經濟條件好的家長會將孩子送到市區,甚至送到私校,地方上就有部分學生被送到市區學校、私立學校,希望受到更好的教育。
觀音國中校長黃博欽說,近幾年教育部雷厲風行要求學校教學正常化,對公立學校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例如早自習不能考試、不能訂測驗卷跟參考書、第8節不能上進度等,很多私校表面正常化,但私下讓學生有很多精熟的時間,造成私立學校升學率不斷飆升,也讓各國小端成績優異的學生擠破頭要進私校。
楊梅區瑞原國小校長張育旗表示,整體教育M型化,可說是整體都市發展的悲歌,隨着都市發展,多數偏鄉家庭會舉家搬到都市區,且都市學校或私校同儕間較競爭,使校內的老師更上緊發條,照顧每位學生。儘管推行偏鄉學校轉型爲自由學區、實驗學校或推行學校特色等,但招生效果非常有限,除非學校將特色發展到非常出色,否則無法吸引家長、學生就讀。
新屋區北湖國小校長餘豪傑說,目前全校學生數僅33人,新屋區相較都市原本就業機會就少,導致多數家長會以方便上班的路線,選擇孩子就讀的學校,加上現階段講求家長擇校權,綜合考量下,都會讓多數家長帶孩子離開本地,就讀其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