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特種部隊”玄甲軍,在歷史上能排到什麼位置?
魏武卒
自從吳起在魏國建立起歷史上第一支特種部隊——魏武卒以來,由於士兵都是在精心挑選的,裝備是最先進的,所以作戰能力超強,以至於各國紛紛效仿。
著名的秦國鐵鷹銳士就是受到它的啓發,而迅速發展起來的。秦國憑藉秦銳士這隻虎狼之師,橫掃六國,所向披靡,爲統一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後來的強盛朝代,都有一支非常精銳的特種部隊存在,比如東漢的陷陣營、東晉的北府兵、隋朝的燕雲十八騎等等。
這些特種部隊的人數不等,像燕雲十八騎只有區區十八人,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特殊的裝備,都有以一當十的超強作戰能力。
秦銳士
那麼,唐朝的特種部隊是哪一支隊伍呢?他就是秦王李世民親自統領的“玄甲軍”。
玄甲軍最早是由翟長孫、張士貴在唐初共同組建的,後來逐漸擴大,變成由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四驍將各帶一隊,由李世民總統領。
他的這支部隊有什麼特點?
望文生義,所謂的“玄”,就是黑色的意思,同時也有厚重的含義,“甲”爲盔甲,也就是說,這支部隊是穿着黑鐵盔甲進行作戰的。
玄甲軍屬於重騎兵,一般是指以進行衝鋒作戰爲主要任務的騎兵,所以戰鬥中減員比較厲害,要不斷的補充新兵,才能保持固定的規模。關於玄甲軍的資料比較少,在史書中有零散的記載,它的規模在3500人--4000人左右。是號稱中國歷史十大騎兵的兵種之一。
玄甲軍
我們先看看他們的準備情況。
唐朝騎兵的武器如下:
弓箭:一般是每人一把弓,可以裝30只箭矢的胡祿一個;必要時還要配備一把可射200步的馬弩。
兵器:騎兵的長柄格鬥武器是馬槊,握柄很長。
短柄格鬥武器主要用短柄長刀,士兵每人一把。
盾牌:玄甲軍使用的是形體較小的圓形盾牌。
鎧甲:唐軍的鎧甲拋棄了魏晉的具裝鎧,演變爲以明光鎧爲代表的唐十三鎧,明光鎧是一種護胸鏡鋥亮的板式鎧甲,非常華麗,而且重量更加輕,防禦力大大的提升。
據《唐六典》記載,唐十三鎧,有明光、光要、細鱗、山文、鳥錘、白布、皁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十三種。其中明光、光要、鎖子、山文、鳥錘、細鱗甲是鐵甲,後三種是以鎧甲甲片的式樣來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皁娟、布背,則是以製造材料命名。
除了士兵武裝到牙齒以外,就是戰馬也進行了特殊的防護。馬匹的具裝可分爲保護馬頭的“面簾”,保護馬頸的“雞頸”,保護馬胸的“當胸”,保護馬軀的“馬身甲”、保護馬臀的“搭後”和豎立在馬臀部的“寄生”。
明光甲
當然,玄甲軍的裝備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每次作戰,李世民都會根據對手的不同,改變自己的裝備。
如果對手是騎兵,那玄甲軍會輕裝上陣,屬於輕騎兵;但對手如果是以步兵爲主的農民起義軍,玄甲軍會按照各自鎧甲,利用重騎兵的優勢去衝擊農民軍的步兵。
爲了發揮騎兵的機動性,玄甲軍的標準是一個士兵分配兩匹戰馬。這樣,整支部隊既發揮了騎兵的機動性,又保持了持續作戰能力。
所有的特種部隊,他們出名並不光是靠裝備,而是要經過戰場上的生死較量以後,用戰績來說話的。
李世民
這是史書上的對這場狀況的精準描述。
這段文字雖然很短,但玄甲軍的戰鬥力和作用可見一斑。李世民幾乎每戰都身先士卒,他自己一身玄甲,率領着騎兵如同黑雲一般壓向敵陣,聲勢迫人,加上玄甲軍本身的超強衝擊力,在戰場上幾乎是無堅不摧的。
重裝騎兵
還有一次,在和王世充作戰時,李世民率輕騎察看軍情,突然遇到王世充的大部隊,雙方展開了激戰。
由於人數相差懸殊,且道路艱險,李世民的小股部隊馬上被敵兵充所圍。
如何突破敵人的圍困?關鍵時刻李世民表現出一個將領的高風亮節來,他命令身邊的人全力突圍,而自己留下來殿後。
王世充的手下大將單雄信率騎兵上前夾擊,那單雄信也是隋唐中著名的驍將。面對敵方戰將的猛烈攻勢,李世民左右開弓,敵兵莫不應弦而倒,並且在撤退過程中還俘獲了王世充的大將燕頎。
激戰過後騎馬回營,李世民臉上被汗水和塵土一攪合,都認不出人來了,守營的門衛不讓他進營,將他拒之門外。不得已李世民只好摘下頭盔,大聲說話,才進了軍門,可見戰況的激烈程度。
激戰
武牢關之戰,是唐王朝的建立前關鍵的一仗。李世民以玄甲軍爲前鋒,大顯神威,三千鐵騎直搗敵營,大破竇建德十餘萬軍隊,俘獲五萬餘人,生俘竇建德、迫降王世充,唐朝統一大業由此奠定。
此戰過後,因李世民戰功太大,過去該給的封賞已經給完了,弄得唐高祖李淵好爲難。
最後還是身邊謀士出主意,給李世民封了一個天策上將軍銜,地位僅低於高祖及太子,位列衆王之上。
在以前的歷史上,還從來沒有過哪一支特種部隊的統領,能得到這麼尊貴的待遇。
如果把歷史上的特種部隊都來排排號,那麼按玄甲軍的戰績來說,排入一流隊伍裡,應該是沒有什麼異議的吧?
參考資料:
《舊唐書》後晉·劉昫
《新唐書》宋·歐陽修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嚴正聲明:原創作品,禁止非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