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與實作怎麼教 臺灣物理學會將在教材與教法支援高中教師
臺灣物理學會今天舉行「典範改變下的科學教育」記者會。(林志成攝)
108課綱在高中課程增列「探究與實作」,但老師要怎麼教卻面臨很大的挑戰。臺灣物理學會今天表示,將從教法與教材兩方向支持高中教師,將大學教師現場指導學生進行研究的豐富經驗,轉化成爲高中教師指導學生探究與實作的助力。
臺灣物理學會今天舉行「典範改變下的科學教育」記者會,臺大物理系主任張寶棣說,現在高中自然科學及數學的上課時數在減少,而且不同學生學的不一樣,導致大學端很困擾。有學生因爲高中未打下好的基礎,在上大一普通物理時就遇到遇到挫折,被當掉後,就無法學習更高階課程。
基隆女中老師張仁壽表示,高中課程增列「探究與實作」的立意良好,但要怎麼執行卻是一大困難,尤其現在考試引導教學,「探究與實作」遇到升學考試,就被卡死了。
中山大學物理系教授郭建成表示,高中「探究與實作」課程,缺乏統一教科書,老師要怎麼教才能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具有科學素養,是高中教育現場面臨的一大問題。
郭建成說,臺灣物理學會將在教法與教材支持高中教師,教法方面,以大學教師和高中教師定期會面的契機做爲起點,建立大學與高中教師間的協作平臺。
教材方面,將經由物理學會的「物理實作平臺」、物理雙月刊的「物理樂學萌」,以及物理教育學會的「高中探究與實作競賽」等線上或實體的素材,提供高中自然領域教師多樣化的資訊以利其在課堂上使用。
採用108課綱的高中生在111年參加大學學測時,自然領域試題範圍爲必修物理、必修化學、必修生物、必修地球科學與探究與實作共12學分的課程。這些課程均爲高中學生分流前所學的課程,試題範圍並未包含分流後的自然領域部定加深加廣選修課程。
臺灣物理學會鼓勵想進入理工科系的學生,除選修需達足夠時數,呈現具有代表性的學習成果外,也透過修習部定加深加廣選修課程,獲得更深更廣的基礎知識。
教育部高教司專門委員周弘偉表示,在升學引導教學下,大學端的選才若未改變,新課綱的推動將不會成功。教育部建議大學選才時,應該重視高中生學習歷程中的「探究與實作」能力,這樣才能在高中階段培養學生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