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再生農業共創永續未來

「再生農業」有效提升土壤有機質,爲碳權交易佈局。(圖片來源/pexels)

臺灣以2050淨零排放爲願景,而國際間提倡之「再生農業」被證實有效提升土壤有機質,可爲碳權交易佈局;對此,臺灣農委會也仿照「再生農業」,攜手行政院成立的跨部會「淨零排放路徑專案工作組」、農委會及科技部,打造「負碳技術工作圈」,再加上民間團體齊心協力,一同爲碳權交易佈局。

「傳統有機農業雖能減少排放,卻忽略了土壤友善的耕作方式,使土壤有機碳流失。」臺大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指出,因應氣候變遷,國外學者羅岱爾研究所提倡「再生有機農業」,着重免耕犁、覆蓋作物、輪作等操作,以明確增加土壤碳封存。臺灣目前嘗試多元化方式,農民逐漸實踐再生農業,如新竹新豐鄉的農夫吳建良引進先進設備,實施免耕、覆蓋作物等方式。

再生農業在臺灣不僅適用於旱田,選擇水稻田採用免耕方式,同樣有助於土壤健康,減少病蟲害。例如,臺灣曾推動的「省工栽培」模式,是在水稻收割後,保留稻草頭形成洞口,種植旱作,可大幅減少土壤擾動,同時有助於固氮效果,減少氮肥施用與N2O排放。此外,鼓勵不燒稻草、使用稻草分解菌,進一步增加土壤碳。政府也補助農田休耕,搭配綠肥種植與草生栽培,促進農民使用剩餘資材製成的有機肥料,實現循環經濟。

世界銀行指出,全球碳定價機制逐漸主流化,自願減量成爲市場趨勢。目前,全球有 61 個國家或地區實施碳定價;其中,35 個國家實行排放交易系統,覆蓋全球 GDP 的 40%。臺灣農業部門積極參與碳交易,推動自願減量與強制盤查登錄,預計 2025 年前啓動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

農業節能減碳貸款、產品碳足跡標籤、溫室氣體抵換制度等政策配套也積極進行,以減輕農業從業者的成本負擔。這些努力旨在建立低風險、低碳排和新商機的農業體系,實現永續經營,體現出臺灣農民共同打造再生農業與碳交易的未來,也不忘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