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銀行家/一帶一路下的巨災區域合作平臺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的合稱,由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於2013年提出的經濟合作概念,目前已有60個國家以及國際組織響應一帶一路經濟策略,涵蓋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兆美元,分別佔全世界總量63%和29%。
「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着陸上絲綢之路,發展中國大陸與周邊國家與地區的經濟合作關係,計劃加強沿路基礎建設,並帶動地區開發。絲綢之路經濟帶連接亞太地區及歐洲,一帶由中國大陸出發:一是經中亞、俄羅斯到達歐洲;二是經中亞、西亞到達波斯灣與地中海。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則是沿着海上絲綢之路,發展與東南亞、南亞、中東、北非及歐洲的經濟合作,一是從中國大陸沿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與二是從南海到南太平洋。
一帶一路打破原有點與塊狀的區域發展模式,以橫向貫穿中國大陸東部、中部和西部,並以縱向連接主要沿海城市,並向中亞、東盟延伸,預期將改變區域與產業發展的版圖。
因一帶一路策略涉及周邊地域基礎建設的大量投入,倡議區域合作平臺中加入天然災害再保險機制,相信臺灣保險業的專業經驗可扮演積極的角色,本文分析現有跨國性組織發展,並提出相關建議與做法。
由於經濟發展、人口增加、災害頻傳地區的資產集中度提升,以及氣候變化加劇,使自然災害的經濟成本增加。依據瑞士再保險公司(SwissRe-insurance Company)統計,2014年全球保險保障缺口高達750億美元,如果保險深度未能增加,長期而言,將導致保障缺口擴大。
然而,大規模的天然災害將直接影響政府財政與國家經濟發展。因爲天災發生後,政府有責任維護公共基礎設施、提供救援服務和人道主義救濟。但是無論是政府或民間企業,都無法單獨承擔所有天災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一是巨大損失金額,二是在個別小地理區域內無法分散天災風險。而藉由建立合作平臺,各國家可透過區域性天然災害再保險機制,彙集國家天災風險,有效進行分散。
區域性再保險平臺的建立實屬不易,由於地理區域幅員特性,各國所面臨的天災風險頻率與幅度不類似,必須有公平具公信力的風險評估模式,並整合風險曝露的統計資訊。其次,亞太各國經濟規模差異甚大,各保險公司規模與承保能量也有很大差異。但基於亞洲地區所面臨天災風險,較世界其他地區爲高,建置區域性天災再保險平臺有相當的必要性。
依瑞士再保險公司2012年Sigma研究報告指出,2011年天災和人爲災難造成前所未有的3,700億美元經濟損失,保險業則遭受高達1,160億美元、屬於歷史規模第2大保險損失,天災事件對再保市場衝擊顯著,迫使全球再保險費率大幅提高,如泰國洪災導致企業營業中斷,再保公司已要求被保險廠商提供上游供應商,以及營業據點的分佈地點等詳細資料,以瞭解所曝露的風險程度。
另外,再保公司也限制部分地區保額限額,與提高被保險人或分保公司的自負額。
3大跨國合作組織,分散成員國天災保險風險
目前區域性天然災害再保險合作機制已有運作實例,包含美洲地區之加勒比海巨災保險機制(the Caribbean Catastrophe Risk Insurance Facility,簡稱CCRIF)、歐洲地區之歐洲再保險設施有限公司(Europa Reinsurance Facility Ltd.,簡稱Europa Re)以及亞洲地區之亞洲巨災共保計劃(Asia Catastrophe Pool,簡稱A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