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維特斯總經理 林正光 催生本土風機葉片

臺灣維特斯總經理林正光 小檔案

臺灣離岸風電正式進入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選商作業,作爲臺灣唯二的風機供應商,臺灣維特斯(Vestas)總經理林正光(Alex Robertson)對於風機可以本土化相當自豪,與天力合作下生產出臺灣首支本土葉片,未來還會與臺廠合作進行風機組裝廠與持續擴廠,深化離岸風電本土化。

林正光說,Vestas在臺灣生產單機9.5MW(百萬瓦)機型,目前來說是全臺最大,放眼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機型,尤其是離開歐洲、在亞洲投產,在世界上是相當不容易的事,也因爲有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支持,才讓Vestas能在臺灣落地生產,並達成政府的國產化任務。

林正光指出,目前Vestas承包CIP彰芳西島風場、中能風場及臺電二期風場的風機制造,確定訂單從現在一路滿到2025年,未來狀況則要看區塊開發選商作業,且未來會持續擴大在臺生產,明年起與華城電機合作的風機組裝廠就會開始生產,供應第二階段的風場所需,並預計自2025年起,會啓動升級計劃,風機也將從現在的9.5MW提升至15MW,將成爲全世界單支風機最大容量的供應商。

除了風機組裝廠將與臺廠合作之外,其實最令林正光驕傲的是Vestas與天力合作的葉片廠,在今年就已經生產出全臺首支100%本土化的葉片。

林正光說,要生產葉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爲葉片精準度要求相當高,過去生產首支葉片就花了很多時間,從丹麥原廠、印度工廠等地的技師接連來臺灣,讓臺灣的人才從頭培育起,現在已經可以獨立生產,以每週可以生產1.5至2支葉片的速度,持續衝刺邁向最大產能。

Vestas員工形容,林正光是一個平易近人的主管,非常樂於拜訪供應商,聽取供應商的問題,儘可能的解決可處理的狀況。過去Vestas跟天力離岸風電合作生產臺灣第一支本土葉片時,林正光幾乎常駐在臺中港生產基地,即便在葉片廠產能穩定之後,也是固定一個月至少兩趟以上從臺北跑到臺中,除確保每一支葉片都能穩定持續持產出,也常接待開發商客戶、政府相關單位、國外訪賓等,向各界說明葉片本土化的成果。

林正光說,目前臺灣廠商供應鏈相當好,品質經過調整後也符合國際標準,但如果要讓臺灣離岸風電產業走得更穩更遠,必須把目標放在出口亞太市場甚至是全球市場,Vestas希望未來可以專注在精選項目、擴大產能。

正當日本及韓國甚至越南都在談離岸風場建設時,林正光認爲,現在各國都開始大幅度擴增綠能發展,大家都在談在地生產,可是更應該去談區域合作,不可能讓每個企業都在各國投產,這樣不具經濟效益且相關產出產品價格昂貴,應該促使各國合作,才能讓亞太區的離岸風電團結分工,創造具經濟價值的可能性。

過去沃旭提出臺灣離岸風電高度嚴格國產化要求、開發容量受限500MW、競價上限2.49元等三大困境,嚴重影響開發商成本與風場規劃。林正光說,Vestas提出發發發計劃(444plan),首先讓風場上限提升到單個風場1GW(百萬瓩),合計兩年開發4GW才能達經濟規模。

而競價上限因承擔國產化加上高通膨等外部因素,應該開放上限至每度4元才具有開發經濟價值,提高競價上限,至少讓開發商競標價格合理反映出成本。同時,也應放寬產業關聯性內容,讓開發商與供應鏈可以自由選擇執行項目(optional 4 all),才能解決本土供應商寡佔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