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首本純翻譯雜誌「拾穗」 竟來自高雄煉油廠理工男

「拾穗」月刊是臺灣首本純翻譯雜誌,曾連載電影「教父」原着,之後出版單行本「黑手黨傳奇」。圖爲「拾穗」出版的譯書,左上角爲「黑手黨傳奇」。圖/漫遊者文化提供

1950年代的臺灣百廢待舉,高雄中油煉油廠在兩岸斷航後無油可煉。那時的煉油廠工程師一如今日的竹科工程師,是來自大江南北的知識菁英,閒得發慌的工程師提議辦一本專門翻譯國外著作的刊物,意外催生臺灣第一本純翻譯雜誌—「拾穗」月刊。漫遊者文化即將出版學者張綺容撰寫的「譯氣風發的高雄煉油廠—30位譯者X 60篇譯作,重溫《拾穗》月刊開啓的文藝之窗」,介紹當年那批「右手煉油、左手鍊字」的工程師,如何啓發臺灣人三代心靈。

催生 「拾穗」的靈魂人物是出身浙江望族的金開英。他於1928年負笈美國從事燃料研究,返國後投身煉油產業,成爲兩岸石油先驅。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金開英來臺擔任石油事業接管委員會主任委員,招考大批中國理工菁英來到高雄煉油廠,計劃從高雄供油給中國使用。

沒想到1949年共軍攻佔上海後,高雄煉油廠斷了對岸的生意,廠內無油可煉、人心惶惶。因爲廠內剛好有印刷工廠,金開英旗下大將馮宗道提議創辦雜誌,讓廠內的閒置人才有事可做、不要胡思亂想,獲得金開英大力支持。但戒嚴初期政府思想控制嚴密,文字獄屢見不鮮,金開英要求這批工程菁英「譯而不述」、「拾穗」只做純翻譯。

至於「拾穗」的名字,來自主編馮宗道的主意。原本這羣來自大江南北的知識菁英想了上百個名字,卻都無法得到共識。某天馮宗道在宿舍裡思索刊名時,無意中拉開書櫃,忽然看見抵臺時從日僑遺物攤上買來的相簿,相簿封

面印着法國畫家米勒的「拾穗」。「拾穗」意爲在秋收後的田間拾取遺穗,「拾穗者」除了是拾取遺穗者,也是蒐集消息,正好符合創辦這份刊物的宗旨,就此拍板定案。

「拾穗」1950年5月1日創刊,1989年4月1日停刊,每月出刊不曾中斷。因爲譯者的理工背景,「拾穗」不僅刊出吳爾芙、拜倫、川端康成等大師名作,也翻譯科學新知如「美國人對氫原子彈的恐怖病」、「蘭式速成攝影機」等。

「拾穗」的翻譯速度驚人。電影「教父」原着小說1969年出版,「拾穗」1970年便開始連載。海明威名著「老人與海」1952年在美國出版,「拾穗」隔年1月便以「海上漁翁」之名刊出,只比張愛玲的香港譯本和余光中的譯本晚幾個月。

「海上漁翁」之後集結爲單行本出版,還比余光中的版本「老人和大海」更早出版成書、流傳也更廣。但相較於擁有作家身分的張愛玲和余光中,「海上漁翁」譯者辛原是標準「理工男」—高雄煉油廠副廠長董世芬。他畢業於廣東中山大學化工系,後來當上中化董事長與石化公會理事長,是臺灣石化產業重要的領航者。沒人想到,這樣一位「理工男」的譯筆,竟然不輸給文學大家張愛玲和余光中。

「拾穗」共計發行39年400多期、出版單行本114種,在臺灣的文學藝術界、科學圈留下印記。因爲譯者的理工背景,「拾穗」不僅刊出吳爾芙、川端康成等大師名作,也翻譯科學新知如「美國人對氫原子彈的恐怖病」。因爲編輯臺的開明作風,就連政治犯的來稿也來者不拒,成就了「拾穗」的燦爛風景。

除了翻譯各領域的經典與名著,「拾穗」也積極迴應時局。當克難養雞風靡全臺灣之際,「拾穗」增設「業餘談養雞」專欄,解答養雞的技術問題。1958年,更連載「西德聯邦總理——阿德諾傳」,譯者還接獲阿德諾回函致謝,見證了臺德國際友誼。

「拾穗」也對外公開徵求譯稿,5000字以下每千字30元,篇幅長者稿酬更高。當時公務員一個月的薪水平均爲100至200元,等於譯一篇短篇小說就有公務員一個月的薪水,優渥稿酬吸引了各方好手,包括「臺灣文學之母」鍾肇政、莎士比亞學者彭鏡禧、劇場推手姚一葦等。

「拾穗」也撫慰了白色恐怖時代下許多遭禁錮的心靈。當時關了大批政治犯的泰源監獄擔心犯人悶得慌,特准犯人翻譯投稿,其主要的投稿園地便是「拾穗」。據估計,當時泰源監獄所收到的稿費,一個月最高可達25萬元。

「拾穗」以豐厚稿酬培育臺灣戰後第一代譯者,也打開青年的眼界。透過「拾穗」,鍾肇政磨出「魯冰花」的精煉文筆;林懷民接觸到西方舞蹈。「拾穗」在最巔峰的年代,發行量逾萬本,文藝青年人手一本。平鑫濤創辦皇冠雜誌時,把「拾穗」當作競爭對手,誓言「一年內打垮《拾穗》」。「拾穗」也比「現代文學」更早譯介歐美現代主義作品,讓白先勇興起有爲者亦若是的雄心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