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臺灣農人福建創業 引種山蘇拓大陸市場

孫嘉璟夫妻在打理山蘇苗。雷露微 攝

晨曦,摘菜;黃昏,澆水。在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淮土鎮寒谷村五里亭路邊大棚裡,每天都能看到一名高高瘦瘦,膚色黝黑,頭戴棒球帽的大叔在裡面忙碌。幾年如一日,旁人都以爲他是個本地人。其實,他是一位來寧化創業的臺胞--孫嘉璟。

孫嘉璟今年59歲,是臺灣苗栗縣人,此前在苗栗縣經營五金店,從事板材、軸承等產品的加工與銷售。2015年底,孫嘉璟和妻子吳敏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到寧化考察,發現這裡的氣候、土壤適合種植臺灣蔬菜。2016年3月,他從臺灣帶來5000株山蘇苗,在寧化縣城郊鎮連屋村租下土地,搭建起10個蔬菜大棚,開始試種山蘇。

山蘇,全名臺灣山蘇花,在臺灣中低海拔山區都可以看到它的蹤影。葉子由中心向四面八方散開,緊密排成鳥巢狀,所以又名鳥巢蕨,是新興的養生蔬菜,老葉能製成茶葉,嫩葉是可口的蔬菜。

「臺灣山蘇存活率高,經過一年育苗,移栽後過一年半左右就可以開始採摘,有收成。」孫嘉璟說,山蘇植株越老,產量愈高,價值越高。而這,也是他在寧化「第一個吃螃蟹」的底氣。他和妻子就像呵護孩子一樣,精心打理着10個大棚裡的山蘇,期待着豐收。

「種下後的第一次採摘,共摘了30斤,每斤35元(人民幣 下同),搭車發往廈門。」當年底,孫嘉璟和連屋村村民分享了1050元第一筆打賬記錄。「我想用行動告訴大家,臺灣山蘇不僅有市場,還能賣高價。」

作爲一種熱帶蕨類蔬菜,山蘇喜溫暖,不耐寒。而寧化雖是亞熱帶氣候,但一年總有那麼幾天霜雪冰凍。2017年底,一場突如其來的霜凍將孫嘉璟基地的1500株山蘇凍死。看着剩下的3500株山蘇,心疼之餘,他和妻子更加悉心照顧,冬日注意防寒保暖,平時減少嫩葉採摘,讓山蘇長孢子、育新苗。

孫嘉璟說,「山蘇每片葉子背部都會長棕色的孢子,能爲基地提供源源不斷的種子。等到9至11月份時,種子會隨風飛揚,隨地發芽,長成一株株小苗,精心培育後就可以大量移栽。」在夫妻倆的努力下,至2020年初,3500株山蘇已培植到了70000株,種植面積達40畝。

小苗不斷繁育,需要流轉更多的土地。孫嘉璟在連屋的發展遇到了瓶頸。

「要不去我們村?」寧化縣淮土鎮寒谷村村幹部張康寧在縣城擁有一家餐館,常購買山蘇作爲餐館特色菜。他得知孫嘉璟的境遇後向他提出了建議。

於是,在張康寧的牽線搭橋下,孫嘉璟將種植基地搬遷到了寒谷村,成立了福建樺林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經過近4年的發展,他的山蘇種植面積從當初的40畝擴大到100多畝,大大小小的山蘇株數達到了20萬株。

「山蘇可採春夏秋三季,差不多采完過一週又可以採摘一次,一株全年產量300克。」孫嘉璟介紹,山蘇的採摘只採葉尖三分之一的嫩葉,留下主株繼續生長,即使這麼頻繁的採收,仍然供不應求。當下,基地的山蘇除了向當地酒店提供外,主要銷往福州、廈門以及上海等地,產值在160萬元左右。

孫嘉璟的基地除了給當地民衆償付土地租金外,也實現了寒谷村村民家門口就業的願景。常年在孫嘉璟基地務工的村民陳香蘭說,「一年在基地打工也有2萬元左右的收入。」

如今,孫嘉璟每天的生活都是圍着山蘇轉。早上吃完早餐,他和工人一起去摘菜,然後將鮮嫩山蘇配送給客戶,下午有空了喝喝茶,傍晚的時候再去給山蘇澆澆水。

寧化縣是客家先民由北向南大遷徙的中轉站,被譽爲「客家祖地」。茶餘飯後,聊到寧化縣淮土鎮孫姓是寧化客家旺族,孫嘉璟也很多感慨。「我的母親也是客家人,而我的祖籍在福建漳州的漳浦縣。」他說,他的祖輩就是在清康熙年間到臺灣生活打拼,而今已是第七代,人口繁衍一千有餘。「兩岸客家同根同源,所以我到大陸後自己融入得很快,生活得非常舒適。」

談到未來,孫嘉璟說,「大陸市場足夠大。」他計劃將事業重心放在寧化。種植山蘇只是孫嘉璟事業的第一步,他的基地現在引進的臺灣軟骨鯽魚、臺灣鯛魚養殖已經成功,另外他還在寒谷智能養豬場參股,期待在寒谷村打造集生態豬養殖、萬畝茶園、中草藥種植等種養一體的臺灣現代農業創業產業園,提升經濟效益,帶動更多周邊的村民增收。(張林勇、雷露微、夏淑珍)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