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沒有地震預警能力? 氣象局長辛在勤:不輸日本

▲NCC的「災防告警細胞廣播」日前啓動。(圖/東森新聞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日前宜蘭外海發生芮氏規模5.8地震,「災防告警細胞廣播」也正式啓動,但發佈狀況混亂,有不少人完全沒有收到警報或是發生警報跳針十幾次,網友也酸地震後才收到警報早被埋在土裡。對此,氣象局長辛在勤表示,目前全世界無法預測地震發生,但臺灣的地震預警能力絕對不輸日本

▲氣象局長辛在勤接受立委質詢。(圖/翻攝自立法院轉播系統

16日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邀請交通部暨所屬就「災害防救相關業務列席報告,並備質詢。多名立委在會中砲轟NCC「災防告警細胞廣播」狀況百出,NCC迴應,標準程序爲氣象局偵測到地震後,傳訊地震資料防災中心,再傳送給業者,最後再由業者從基地臺傳訊到民衆手機整體時間約要23至28秒。

▲若地震震央在外海,氣象局接收到發佈警報的時間,10至15秒已是最快極限。(圖/東森新聞)

面對立委詢問整體時間流程是否能再縮短,氣象局長辛在勤迴應,「要看地震發生的位置」,如果是發生在外海的地震,10至15秒已經是極限,再加上由業者傳送到民衆手機需花費的時間,其實在地震發生的當下,同時收到已經是極限。但他也解釋,因爲地震預警有一個盲區,離地震發生的40、50公里到60公里之間,是沒有辦法做預警的。

▲NCC的「災防告警細胞廣播」日前啓動。(圖/東森新聞)

大多數人認爲日本有能力做到地震發生前數十秒預警,臺灣做不到?辛在勤澄清,那是因爲日本幅員廣闊,以311地震爲例,在地震發生後,因爲距離夠長,所以東京居民就可以在震波到達前數10秒收到通知。他說,臺灣幅員狹小,若地震發生在北邊,氣象局發佈訊息後,臺灣的中、南部也可以爭取多幾秒的預警時間,這部分氣象局是有能力做到,不輸日本,只是民衆接收到的秒差感沒有日本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