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鬼月傳承式微技藝 「普度公燈」工作坊火熱開課

臺南市中西區赤嵌社區發展協會25日將舉辦「普度公燈」工作坊,找到竹編老師教授製作技巧。(臺南市中西區赤嵌社區發展協會提供/程炳璋臺南傳真)

下個月就是農曆7月,臺南市中西區赤嵌社區發展協會應景鬼月,預定27日舉辦「普度公燈」社造工作坊,傳承逐漸式微的鬼月習俗技藝,意外大受青睞,課程限額25人,開放3天隨即額滿。

「普度公燈」又稱「路燈」、平安燈或中元燈,過去只在鬼月時懸掛在戶外,用意爲「好兄弟」指路或提供休息,爲中南部鬼月間的溫暖習俗。

隨着時代演進,「普度公燈」的樣式逐漸改良,從過去油燈到燈泡,材料、外型燈飾都有演進,通常燈泡上會有鐵蓋或斗笠,燈罩有布面、玻璃面等,照面上還會寫上「慶贊中元」等字。

儘管「普度公燈」逐漸現代化,仍因爲陰森不討喜,逐漸式微,現代家戶中已不常見,在臺南市只剩傳統舊部落內的老店家仍遵循這項習俗,長輩認爲是爲「好兄弟」們指引回家道路的重要燈籠。

赤嵌社區發展協會的舉辦的工作坊,是臺南市社區首辦「普度公燈」製作技巧,協會取得臺南市文化局的社造經費,立刻找來有7年竹編經驗的林英傑老師,對外公告開放25個學員,3天內即額滿

林英傑表示,中部人鬼月沒有掛燈習俗,移居臺南後,才發現有店家的掛燈造型奇特,詢問後得知是「普度公燈」,有照亮好兄弟回家之路的作用,物件緣由其實相當溫暖,開始嘗試仿民間傳統制燈。

「普度公燈」種類多樣,赤嵌社區發展協會25日將以「布燈」爲主,會在布面上彩繪、寫上各種吉祥文字,開課期間剛好接近鬼月,成品可由學員帶回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