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宮廟博物館 7家獲認證

臺南市鄭子寮福安宮今年申請加入宮廟博物館,廟方禮聘當代傳統工藝大師創作,圖爲「人間國寶」陳三火的剪黏作品。(曹婷婷攝)

臺南市有「衆神之都」美名,宮廟典藏傳統工藝及豐富文物,從2022年起首創「宮廟博物館」認證,大天后宮8日取得認證後,累計7廟晉升宮廟博物館;臺南市政府文化資產處今年首度開放廟宇申請,有13家廟宇報名,盼弘揚廟宇瑰寶,也讓更多人走進廟宇朝聖。

臺南2022年率全國之先,推動「宮廟博物館」認證,文資處長林喬彬指出,計劃上路2年,愈來愈多民衆到廟宇參拜,也會停下腳步欣賞文物,文資處今年首度開放廟宇報名,吸引13家廟宇提出申請。

2009年竣工的鄭子寮福安宮被視爲潛在標的,因該廟集結臺南當代頂尖工藝師之大成,包括人間國寶「傳統木雕」陳啓村、「剪黏」陳三火、「泥塑」藝師杜牧河、「粧佛工藝」保存者黃德勝等大師之作,工藝價值非常高。

鄭子寮福安宮總幹事蘇文勝表示,整間廟斥資上億元打造,建廟同時就意識到要保存臺灣本土傳統藝術,禮聘10多位本土工藝大師創作。他說,廟內不曾點過蠟燭,因蠟燭跟線香的煙結合一起,易黏住作品也洗不掉,廟方儘可能保持作品完善,「倘若日後藝師不在人世,即便找他人重新修繕,品味也走掉了。」

他說,現在已很難在一個地方同時欣賞到彩繪、剪黏、泥塑、木雕等工藝大師作品,「未來這些瑰寶,只能在廟宇看到」,他說,「廟就是咱這塊土地的博物館!」

以「爾來了」匾額廣爲人知的臺灣府城隍廟去年底獲認證,主委郭榮哲說,獲認證後平均每天都有10多名新面孔,歐美客也增加不少。

宮廟博物館計劃除持續普查廟宇文物,也協助宮廟發掘自身廟宇傳統工藝傑作,並透過培力輔導及認證,加深廟宇及市民對無形文化資產的認同。

首波14家示範廟宇已有臺灣首廟天壇、興濟宮、臺灣府城隍廟、三寮灣東隆宮、南鯤鯓代天府、學甲慈濟宮6廟獲認證,大天后宮週日也將獲認證,其他7家持續輔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