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被強娶 川普要先進製程

美國總統川普可能要求臺積電把更先進製程放到美國。圖爲2024年9月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第二座晶圓廠宣佈封頂的照片。(摘自臺積電 LinkedIn)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不利臺積電未來發展的市場傳聞不斷,但也顯示美國對臺積電的重視程度,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𫓹認爲,不必糾結川普字面上的意思而是要看懂弦外之音,川普的目標就是在任內強化美國先進製程的製造能力。

業內人士也憂心指出,如臺積電油鹽不進,美國會將「反壟斷調查」列爲最後手段,一旦這個手段出現,臺積電未來只能被迫妥協。

郭明𫓹表示,川普真正想傳達的訊息是,美國先進製程嚴重落後臺灣的問題有其急迫性,建議不必糾結川普字面上的意思,像是晶片關稅,臺積電每年出口美國的晶片低於單月營收,也可以把關稅成本轉嫁給客戶,但不代表臺積電可以單純以接受課徵關稅迴應川普的政策,因爲川普仍可用其他手段逼臺積電上談判桌。

郭明𫓹認爲,川普的目標就是以最快速度強化美國先進製程的製造能力,而臺積電的底線在於確保技術核心以及研發活動都留在臺灣,雙方必須尋求共識。郭明𫓹分析,川普的目標有4個情境,首先是先進製程在美國本土製造,但川普並不滿足目前AZ廠的現況;其次爲在美國本土有更先進的製程供應鏈,如果臺積電在AZ廠加碼投資先進封裝,可即時見效,並擴大華府以及客戶的利益,再來則是與華府取得共識,宣佈加碼投資,郭明𫓹認爲上述情境機率最高。

情境3爲先進製程在美國製造,華府以及美企有更高的參與度,方案A爲入股臺積電美國子公司並改名,方案B則是臺積電主導英特爾晶圓代工,並說服客戶下單英特爾,但由臺灣人主導英特爾並非川普樂見。最後的情境則是技術轉移、製造核心技術、研發活動在美國落地,但此舉將嚴重損害臺積電、股東的利益,不過該情境機率極低。

郭明𫓹表示,雖然近期的不確定性拖累臺積電股價,但只要持續保持領先且不技轉,長期投資無虞,若臺積電再度在美國擴大資本支出,上游供應鏈的設備、材料需求增加,市場將會對此投資機會更加關注。他並點出,如三星無法改善先進製程品質與良率,臺積電與美方的加深合作恐使其更難拿到高階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