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與印度尼西亞,吹響東南亞電動汽車轉型號角
隨着電動汽車的興起,汽車行業正在發生變化。在東南亞,主要的汽車生產地區,泰國和印度尼西亞,正在順應這種轉變,並制定新的戰略以保持甚至提高其在電氣化道路上的地位。
日本大阪立命館大學的馬丁·施羅德(Martin Schröder)在《國際汽車技術與管理雜誌》上發表文章,探討了從以化石燃料爲動力的內燃機到電動機的這種轉變,以及它如何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汽車行業,還改變了其周圍存在的價值鏈。
此外,頗爲諷刺的是,它正在引發新的產業動態,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這些戰略如何推進,將重新界定該地區的競爭優勢。
直到最近,汽車製造一直呈現出全球分佈的態勢。
在發展中國家,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化,它們能夠成爲市場中的主要參與者,甚至佔據領先地位,在該地區更廣泛的生產商中,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的情況很可能就是這樣。
的確,它們已經爲商品化的生產流程做好了充分準備,這種流程允許採用標準化的製造方法。
現在,電動汽車生產的繁榮態勢正在打亂既有局面,因爲它需要以前不屬於汽車製造的不同技術,例如鋰離子電池。
這份研究指出,泰國或許基於其現有優勢,並與其他地方的汽車製造商合作,採取了更爲保守的策略。然而,來自中國製造商的壓力正促使它重新審視其保守策略。
相比之下,印度尼西亞選擇了一條不太常規的道路。它憑藉豐富的鎳儲量(電池生產中的關鍵材料)來支撐其電動汽車產業。印度尼西亞藉此成功地把自己確立爲東南亞的關鍵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