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仁愛路話古今 沿線古蹟少不了
臺北仁愛路是臺北的重要交通要道,記憶中的仁愛路,總是生氣蓬勃、綠意盎然的林蔭大道,也是一條筆直整齊、氣勢寬闊的道路!凡走過必留痕跡,只要細細搜尋,仁愛路這一條道路上除了車水馬龍來來往往的車輛及人們外,也發生許多大小事與豐富的故事,這些過往,或許連六、七年級生都不知道呢!
仁愛路是目前臺北市最寬敞的道路,而它的存在比許多人的印象中還要久長,仁愛路闢建於日治時期,在西元1932年的都市計劃中,就已經被規劃爲林蔭道路。臺灣光復後,將道路終點由新生南路分數次向東延伸。民國47年(西元1958年),政府將松山機場至總統府必經的仁愛路(安東街至敦化南路段)拓寬爲60米,作爲國際迎賓大道。民國 56年(1967年),臺北市政府又將仁愛路全線拓寬爲40米,且東延至基隆路,其中仁愛路三段更拓寬爲 100 米的林蔭大道。
(左)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鍾昭和元年(西元1926年)開始興建,西元1930年4月竣工(照片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庫);(右)隱身於臺北市青少年發展處旁(圖:臺北市公園大地科提供)
仁愛路上竟然如不同於現代建築──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攝影:洪書瑱)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有一秒到日本之感(攝影:洪書瑱)
仁愛路由來已久,沿線的古蹟自然少不了,除了衆所周知的景福門及國父紀念館之外,有些即使生長在臺北的民衆,還不知道位在仁愛、林森南路口的臺北市青少年發展處旁,竟還有一座日本禪宗風格的佛寺-曹洞宗大本山別院,現在僅留存的鐘樓,正是別具建築特色的市定古蹟!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爲市定古蹟(攝影:洪書瑱)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解說牌(攝影:洪書瑱)
「曹洞宗大本山別院」在臺北城東門外,興建於明治41年(西元1908年),由臺北廳設計師入江善太郎設計工程藍圖,爲木造建築,明治43 年(西元1910年)竣工,定名爲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但大正4年(西元1915年)遇颱風侵襲,致使木造建築損毀,到大正10年(西元1921年)改建爲鋼筋混凝土造,並於大正12年(西元1923年)竣工。而現存的鐘樓部分是在大正9年(西元1920年)先委託京都市高橋才治郎鑄造銅鐘,次年也就是大正10 年(西元1921年)銅鐘運抵臺灣,昭和元年(西元1926年)開始興建鐘樓,至昭和5年(西元1930年)4月竣工。只要您經過,尤其春天之際,櫻花盛開點綴,或許您會驚訝臺北市,竟有一種秒到日本旅遊的錯覺!
二戰結束國民政府遷臺,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本堂、鐘樓等建築被認定爲日產,並由政府接收,長期受軍隊及民衆佔用,建築本體多處遭破壞、毀損。至民國82年(西元1993年)臺北市政府爲了興建青少年育樂中心,計劃拆除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建築羣,還有最終鐘樓幸獲保存。
1916年禪寺附設佛教學校,提供僧侶與信衆的子弟就讀,校名「私立臺灣佛教中學林」。1922年改名「私立曹洞宗臺灣中學林」並收並「私立臨濟宗鎮南中學林」;1922年收並「私立國學院」;1935年改名爲私立臺北中學,從佛教學校轉形爲一般學校。日治時期結束後,再度改名爲「泰北中學」。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原是作爲寺院的山門使用,爲一棟結合砌石與鋼筋混凝土的兩層樓建築。鐘樓的建築深具特色,雖屬鋼筋混凝土的結構,但細部皆採循章法制作,屋頂爲單檐式歇山,鋪日式黑瓦,脊頭置鬼瓦。二樓內部懸吊一口大銅鐘,外部出挑平座欄杆。一樓使用粗麪石塊,闢拱門出入,有如城門。這原是日本桃山及江戶時期流行的建築風格,至二十世紀,形成近代和風建築,隱身於臺北市青少年發展處旁,展現出一種空靈的韻味。
而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被指定爲市定古蹟,而原名「東和禪寺鐘樓」,也於2012年更名爲「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