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街頭也出現「連儂牆」 傳遞反抗的火炬

1981年捷克布拉格的連儂牆(John Lennon Wall),可看到和平符號墓碑圖像、約翰藍儂肖像、「約翰」和「披頭四」等字。(圖擷自維基百科)

日前香港機場也出現「連儂牆」,抗爭民衆心聲寫在便利貼,貼到牆壁假人身上。(路透社

香港和臺北街頭接連出現的「連儂牆」(Lennon Wall),傳遞出人們希望和平、自由的心聲。但這個以披頭四樂團傳奇成員約翰・藍儂爲名的連儂牆,到底從何而來?爲何約翰・藍儂的名字會成爲自由精神的象徵?《時代噪音作者張鐵志表示,「如果說諾貝爾獎得主巴布狄倫是從60年代初開始以藝術參與社會抗議歌手那藍儂就是在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接下了這把60年代反抗的火炬。」

「連儂牆」最初的本尊在捷克布拉格,1980年藍儂遭到暗殺,一位不知名的藝術家在這座牆上畫上藍儂的肖像和幾句披頭四的歌詞,在當時仍然禁止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符號的捷克,無疑是對威權政府的抗議。很快地牆上不只有對藍儂的緬懷,更成爲當時年輕人表達自由心聲的象徵。

張鐵志表示,多數人熟悉披頭四對搖滾樂和音樂發展重要性,但在披頭四之外,70年代的藍儂不只停留在音樂裡,更逐步結合藝術和街頭抗爭,「1971年的約翰藍儂,早已不再是那個看來溫順可口的偶像披頭,而是一個試圖接合搖滾樂與激進政治的音樂人,一個真正的行動主義者。」

《時代的噪音》書中提到,藍儂在1969年和前衛藝術家小野洋子結婚,改變了他對社會革命的想法,逐漸投入社會參與。兩人在阿姆斯特丹度蜜月時,甚至舉行一週的「牀上靜坐」,爲了「抗議世界上所有的苦難和暴力。」他們每天接受十個小時媒體採訪,說明和平的理念

隨着越戰加溫,藍儂和小野洋子也在紐約時代廣場東京倫敦巴黎等11個城市的街頭上,用廣告看板表達反戰訴求。1971年,藍儂首度和小野洋子一同上街參與抗爭,更在下半年發表新專輯《想像》(Imagine),同名歌曲成爲搖滾史上的永恆歌曲。

書中表示,藍儂甚至成爲搖滾史上第一個因爲政治影響力而被美國FBI監控、試圖遣送出境的音樂人。他和美國政府打官司,影響到接下來的音樂革命計劃和反戰演唱會,加上美國1973年自越戰撤兵,藍儂逐漸淡化了自己的政治參與,1980年卻遭歌迷暗殺。

張鐵志表示,「1980年那聲槍響雖然讓藍儂本人不會再威脅執政者,卻並不能讓人們停止想像。因爲每一代的年輕人都用不同的方式想像屬於他們的愛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