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交通安心行 守護學生最用心

改善後-木柵國中實體人行道 (圖/臺北市政府提供)

臺北市長期重視人本交通,持續改善行人友善空間及推動停讓文化,爲了進一步營造行人安全友善環境,更將113年訂爲交通安全年,讓臺北交通愈來愈好行。

臺北市推動交通安心行計劃,以4大主軸「通暢行人環境」、「確保路口行人安全」、「提升大車轉彎安全」及「落實人本理念的道路設計」爲核心,提出10項策略及35項具體工作,由各局處依循執行。其中,在學生上放學通行安全方面,專案性針對學校周邊人行環境盤點及改善、分年計劃及專案的帶動,以人行道串聯、行人空間淨空以及行人被看見三個方向,讓讓孩童擁有安全、舒適的通學步行環境,安全地走路上學!

一、 改善學校周邊行人環境,行人動線串聯無障礙

臺北市交通局全面檢視280所學校周邊通學步道,逐校現地會勘,透過跨局處合作,移設固定式、移動式障礙物或檢討周邊植栽穴,讓學校周邊「行人空間障礙物清除」、透過增設標線型人行道、標線型人行道改設實體人行道、拓寬人行道等,完善行人空間達「行人動線串聯」;以加強行穿線照明、彩色標記行穿線,來提升「行人路口能見度」。如文山區永建國小及木柵國中,檢視植栽穴及移設變電箱,來增加行人通行空間。

截至113年8月已改善37所國小及11所國高中,到115年底將會完成280所學校的行人環境整理。

改善前-木柵國中實體人行道 (圖/臺北市政府提供)

二、 實施路口行人保護時相,減少人車交織

爲讓行人安心通過路口,交工處112年完成全市280所高中職以下學校周邊共計345處路口實施行人綠燈早開。爲兼顧行人及行車需求,針對實施何種行人保護時相,均需整體評估轉向車流量、路口服務水準、行人通行量及路口幾何條件等因素,在學校周邊路口亦需評估可行後再設置行人專用時相。例如近日考量松山區「慶城街與慶城街16巷」路口周邊鄰近3所幼稚園、慶城公園且人流衆多,於平日新增行人專用時相,以提升學生通行安全。目前臺北市截至113年8月底前已設置行人早開時相1159處路口、行人早關時相750處路口及行人專用時相255處路口,未來持續滾動式檢討增設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