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歷經六大重擊 斷言「全球化已死」會不會太早?

以臺積電來說,在美中晶片戰被迫選邊靠攏美國,未來在國際貿易舞臺上,將逐漸形成美國領軍的自由世界集團對抗中國爲首的專制體制集團,兩個集團搶奪全球化的話語權,直到一方認輸爲止。(圖/ 遠見提供)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動土典禮時,在美國總統拜登面前說出「全球化幾乎已死,自由貿易幾乎已死」後,引發了外界廣泛討論。有人說全球化確實早已不存在,也有人說全球化其實是進化中,只是已非張老熟悉的「全球化」。 哪個說法正確?兩者都對。 俄烏戰爭屆滿一週年之際,《遠見》帶領您檢視全球化的未來命運。

自從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以來,全球化已逐漸成爲兩極化的發展趨勢,猶如冷戰時期的美蘇對抗局面,以臺積電來說,在美中晶片戰被迫選邊靠攏美國,未來在國際貿易舞臺上,將逐漸形成美國領軍的自由世界集團對抗中國爲首的專制體制集團,兩個集團搶奪全球化的話語權,直到一方認輸爲止。

俄烏戰爭爆發後,舉凡原物料、能源、糧食等供應鏈的「被截斷」,更是全球化遭到破壞的明證。假若俄烏戰爭落幕,這些供應鏈能否恢復原狀?還是會呈現另一種風貌?

「全球化已死?」「一個世界兩個系統?」「如何選邊站?」「該押寶美國,抑或中國?」……這一連串的疑問句,對現今全球企業主來說,不但是2023年度的最佳「關鍵詞」,更將是揮之不去的糾結與陰影。尤其「俄烏戰爭」開戰,在2023年2月24日屆滿週年,全球的裂解愈演愈烈之際,感受更深刻。

中美對峙、俄烏戰火未滅 衝擊每一位地球村民

畢竟,原本行之多年的全球化秩序與慣性,在美中貿易戰愈演愈烈、俄烏戰爭持續延燒的情勢,以及造成「兩極對立」的法案陸續拋出下,逼得在國際貿易平臺的生存玩家,都得重新找尋潛規則,猝不及防。

這絕非空穴來風。一位消費性電子產品臺廠公司,在受訪時就道出他的無奈:「很多歐美知名品牌客戶,已慢慢轉向非中國生產的供應商(合作),中國本地的供應商只好開始在地化。」

他以美國蘋果公司爲例指出,一臺iPhone的記憶體採取兩種規格製造,在中國國內市場銷售的,使用長江儲存製造的晶片,在非中國市場銷售的商品,便使用臺灣或南韓製造的晶片。」

此外,受美中貿易戰影響,許多在中國大陸設廠的IC設計臺廠,在美國的一聲禁令下,面臨大量砍單的窘境,導致庫存量過剩,不少員工更對於公司未來的營運憂心忡忡,甚至擔心自己飯碗不保。

可以見得,中美對峙影響所及,不只是政治、軍事上的對壘,對於全球的企業、每一個員工,甚至每一個地球村村民,都產生了或多或少的衝擊。

張忠謀高喊全球化已死,「再全球化」時代來臨

上述案例清楚顯示,以往定於一尊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已然消逝遠颺,由於經濟上的保護主義漸起,政治上的地緣政治(geopolitics)讓全球治理淪爲笑柄,文化上的強勢文化漸使各國本土文化噤聲,都讓全球化不但已經變形,甚或開始裂解、重組。

回顧自1992年年底冷戰結束後,以美國爲單一核心的全球化系統,在這30年間,先後歷經911恐怖攻擊、全球金融海嘯、英國脫歐、美中貿易戰、新冠肺炎疫情、俄烏戰爭等六大事件,已逐次重擊着國際之際的信任度,慢慢分解掉全球的合作系統,使得原本人類共享的全球化紅利漸次消失。尤其近幾年發生的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以及俄烏戰爭,更爲去全球化踢進了臨門一腳,成爲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易言之,在這波全球化轉變的過程中,由美國單核心主導的全球化,恐已畫上句點。

單一核心主導的全球化之所以被迫瓦解,還有另一個主因,即是雲端技術、區塊鏈、5G……等數位技術的成熟,導致世界運作的規則去中心化,讓單一強權不再握有唯一的話語權。

對此,2019年,世界經濟論壇(WEF)提出「全球化4.0」的概念。WEF指出,有別於前三次的全球化,都架構在實體商品上,而正在發生的第四波全球化(全球化4.0),則以數位商品、服務爲主。

正因爲數位世界具有去中心化的特性。因此,未來若進入「全球化4.0」的階段,不會再只是美國說了算。

有趣的是,儘管美中貿易戰,甚至俄烏戰爭導致民主與威權國家的對峙,讓原本標榜世界合作的全球化,漸漸走向各自分裂的「去全球化」,但畢竟商業、政治、醫療,甚至令全人類頭痛的氣候變遷,都無法由單一國家一肩扛起,都需要在國際間尋求合作,因此,「跨國合作」不會自此消失。

所不同的,是未來國際間,將會是各國各自結盟,各自尋求共主,世界的生態圈將重新洗牌,我們姑且稱之「再全球化」。

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經濟所副研究員戴志言就指出,「這種區域貿易聯盟的形態愈來愈多。」亦即由強國領軍,設計自成一套的國際秩序,進行 「再全球化」。

地緣政治讓自由貿易蒙塵 兩強「拉幫結派」各立山頭

以現勢來看,美、中最有可能成爲「再全球化」過程中的兩大新共主,換言之,新版的全球化,將是美、中各據山頭、各擁附庸國的兩大體系。

歌舞昇平的時代,政治不會成爲主要的討論焦點,但是當外在環境變化極度不確定時,政治就會是左右全球經濟及國家間關係的主旋律。

於是,在地緣政治癒趨影響全球自由貿易之際,跨國公司與各國政府驚覺,投資佈局無法再如以往,只考量在成本較低或獲利較高「比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的地區生產,而是逐漸發現,自由貿易過去所服膺的成本、市場、物流等制價因素,都已慢慢退場,將舞臺讓給地緣政治。

正因此有感於全球半導體業者面臨因地緣政治劇烈改變的局勢,纔有了張忠謀「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幾近壽終正寢,不大可能起死回生」之喟嘆。

既然美國與中國各自帶動的「再全球化」,將佔據未來的世界舞臺,可以想見的是,「拉幫結派」會是兩強各自佔據舞臺的主要手段。

臺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分析,面對美國希冀自建完整供應鏈的新局勢,張忠謀選擇了「再全球化」佈局來因應,儘管生產成本劇增,但在面臨地緣政治變局的前提下,臺積電還是必須將製造端遷往包括美國、日本、歐洲等客戶的所在地,改變營運模式。

後俄烏戰爭供應鏈洗牌 能源、糧食生態圈組新同盟

若說美中貿易戰促成全球化漸向兩極靠攏的發展趨勢,那麼,2022年2月24日爆發的俄烏戰爭,則是這波「再全球化」進程的催化劑。

以能源採購爲例,俄羅斯利用切斷供應歐洲的天然氣做爲籌碼,希冀歐洲各國不要干涉俄烏戰爭,卻讓歐洲猛然覺醒,把購買天然氣的訂單大量轉向美國,確保能源供應無虞。

失去歐洲市場的俄羅斯也不甘示弱,獲得了原本向美國大量採購能源的中國訂單奧援,大幅降低了失去歐洲能源市場的傷害。

一場俄烏戰爭,使得全球能源供應關係大洗牌,原本是美中合作vs.俄歐聯盟的市場現況,反轉成爲美歐聯盟vs.中俄合作,這就是目前,甚或未來國際局勢的樣貌,在向美中兩極靠攏的過程中,漸次形成兩大集團的競爭,集團各自擁兵自重,強化彼此間的合作關係,增加向另一集團陣前喊聲的本錢。

站在中國的立場,如果俄羅斯在俄烏戰爭後的國際實力遭到削弱,美國與西方國家將集中更多力量抗衡中國,北京面臨相對不利的國際態勢,除了聯合立場相同的國家壯大競爭實力,別無他法。

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許智翔分析,在烏克蘭因戰爭導致糧食供應鏈大亂之際,不排除中國悄悄聯合巴西、阿根廷等糧食出口大國,結合俄羅斯構築有別於美歐的糧食供應生態圈,加上巴西、阿根廷早已不吝表態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興趣,中俄爲首的聯盟在全球糧食安全上,會以此做爲槓桿影響美歐以外的第三世界國家,美歐在當地恐將痛失以往的優勢。

繼半導體、能源後 美中兩大新戰場 :太空與AI

其次,2023年2月,出現在美國領空的一顆「間諜氣球」,再度讓本已緊張的美中關係陷入低潮,不但使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計劃訪問中國的行程無限期延後,白宮更宣佈,把六家與製造氣球相關的中國企業,列入貿易黑名單。

被中國稱爲「浮空器」的氣球,暗示美中未來的競爭主戰場之一:太空。

除了半導體、能源供應以外,「太空領土」及「生成式AI」,將是「再全球化」下美中對抗衍生的兩大新興戰場與系統。有別於傳統的領土、軍武、貿易等實體衝突,太空戰場及AI戰場將超脫目前人類的所有想像,美中兩國在這兩個新興領域的競逐,也一定程度地改寫了「地緣政治」的定義,將角力賽延伸至地球以外、虛擬場域。

美國太空總署(NASA)署長尼爾森(Bill Nelson)2月6日訪問日本時表示,中國的太空計劃進展神速,美國不排除中國在月球南極登陸後,擅自將登月點宣佈爲中國領土的延伸,試圖控制月表資源最豐富的地點,甚至禁止美方進入。

另外,被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譽爲「表現令人瞠目結舌」(scary good)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在2022年11月推出後,強大的運算功能與模擬真人的功能迅速席捲全球。對此,中國百度不甘示弱宣佈將打造「華文版的ChatGPT」,預計2023年3月與世人見面。

這兩個事件凸顯出美中兩國在太空、AI領域你爭我奪的激烈程度,在這個「再全球化」的時代,也更加令人確信,「一個世界兩個系統」將是未來不得不承認的現狀。

太空產業與科技產業向來是國家實力的展現與象徵,不論是中國的天宮太空站,抑或與ChatGPT打對臺的「文心一言」(ERNIE Bot),在在顯示出除了中國對西方主宰秩序的對抗之外,更凸顯了北京意欲另闢蹊徑,創造中國特色國際秩序的企圖心,並與志同道合的國家,在政治、經濟,甚或文化方面,藉由「再全球化」的權力洗牌,與美國一拚高下。

再全球化鋪天蓋地而來 尋覓臺灣安身立命之道

在美中貿易戰的前提下,2022年10月的中共二十大召開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外宣示中國重回社會主義路線,大幅增加了國際大廠進入中國的困難度。臺灣廠商也不例外,不少臺廠因此收到美國訂單做爲補償,前往泰國、越南設廠生產,「轉單效應」降低了企業在產能撤出中國後對獲利的衝擊。

安侯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KPMG)董事劉彥伯認爲,臺商的適應調整能力很強,除了「轉單效應」,臺商產製基地本來就持續規劃風險分散,提前佈局東南亞,從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到菲律賓,全部押寶在中國的比例很低,所以在「再全球化」的潮流中,儘管初期調整會比較辛苦,但臺商獨具的彈性特質會短空長多。

劉佩真認爲,面對「再全球化」趨勢,臺灣的戰略高度更應着眼於臺美未來科技的合作,特別是美國在新興科技領域,包括AI、超級電腦、資料中心、伺服器、智慧汽車、航太航空、量子電腦等卓越的技術發展,若進行臺美新興科技領域全面性的實質合作,形成強強結盟,不失爲安身立命之妙方。

戴志言則是提出警語,無論面對美國或中國,臺灣不能陷入「俄羅斯以天然氣勒索歐洲」的陷阱裡,臺灣政府對此必須進行完整的沙盤推演,不能「蒙着眼睛走鋼索,還自認很安全」。

以太空科技發展爲例,盧森堡成立的太空中心旨在利用太空通訊,爲境內銀行增加管理全球客戶財富的處理速度,也提升交易安全性,吸引更多全球富豪到盧森堡存錢,不必在美中兩強之間選邊,這是盧森堡太空產業的附加價值。臺灣發展太空產業的利基或附加價值在哪裡?盧森堡的例子可以做爲借鏡。

值此俄烏戰爭一週年之際,《遠見》特地製作了「全球化已死」專題,仔細剖析在全球化不可逆且同時進化之際,包括:臺灣產業如何因應?未來趨勢爲何?美中新戰場在何處?臺灣如何自處?讀者都可以在這個專題中找到答案。

「再全球化」浪潮鋪天蓋地而來,沛然莫之能御,臺灣要選擇瞭解它,並從中找尋安身立命的方法;還是要繼續無視這股外界環境的變遷,依舊故步自封,選項已經很清楚。臺灣,準備好了嗎?

本文作者:簡嘉宏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3月號441期》)

《遠見雜誌3月號4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