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褲子長啥樣
《聽琴圖》(局部)中左下站立的書童穿着白色膝褲
2016年5月2日,浙江黃巖區嶼頭鄉前礁村村民在修建新房的時候,村民挖出了一口大棺材,竟然是趙匡胤後代趙伯澐的墓,隨葬的19件褲子中有5件是開襠褲。在宋朝,大人也穿開襠褲,可真是稀罕了。
在傳世的宋代繪畫中我們可看到多幅的畫面。《清明上河圖》虹橋部分的右下角岸邊停靠的一艘船的棚子上就晾曬着一條開襠褲和裙子,在另一艘停泊在岸邊的大船的舵室內竟然也在掛着一條,貌似船家沒有晾衣架,因陋就簡就在操作間晾曬了。
中國古代服飾在形制上大體分爲兩種。一爲深衣制度,二是上衣下裳制。深衣就是衣裳連體。《釋名·釋衣服》中解釋爲“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芘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王先謙撰《釋名疏證補》第五卷)遮蔽上身的是稱“衣”,遮蔽下身的稱爲“裳”。裳最初是裙子,男女都穿裙子。《釋名》:“裙,下裳也。裙,羣也,聯接羣幅也。”裳是下衣,後來演變爲“絝”或“袴”,也就是褲,褲子男女都穿,只有兩條褲腿,分爲無腰無襠、開襠褲、合襠褲。
穿時只套在膝蓋以下的小腿部分,古代稱爲“脛衣”。《說文解字·系部》稱:“絝,脛衣也。”清段玉裁注:“今所謂套袴也。左右各一,分衣兩脛。”脛衣沒有腰部和襠部,穿的時候要先套在腿上,再用繩子系一下防止脫落。體力勞動者爲了方便勞作,會穿一種只套在小腿用於保護下肢的褲子,名爲膝褲,膝褲只有兩個褲管,似襪卻沒有底。膝褲在傳世繪畫中可見於《聽琴圖》中,其左下立一書童,就身穿白色膝褲。
脛衣向上加長髮展就是絝,有句成語叫“紈絝子弟”,說的是富貴人家子弟穿的都是細絹做成的褲子,指有錢人家子弟的衣着華美。絝同“褲”,又可寫爲“袴”。絹,比麻、葛織成的“布”要貴,普通百姓穿不起絹,古代穿衣是上衣下裳,絝的一大半讓外面的深衣遮掩,很不顯眼,經濟差點的就不一定要穿細絹質地的面料,將就一下,麻、葛也很能湊合嘛。
紈合襠就形成了褌,褌指合襠的短褲。分兩類,一類叫膝褌,四角,長及膝,外穿;一類叫犢鼻褌,三角,無褲管,內穿。《急就篇》中提到:“合襠謂之褌,最親身者也。”宋代的褌主要指有襠的內褲。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後,漢族人才從胡人的褲裝流行到漢族穿褲裝,便於騎馬和保溫。
宋代流行的褲子,是在脛衣的基礎之上發展而成,而這樣的穿着習俗在現在,還可以從相撲選手身上看到。
文並供圖/劉海永劉一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