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餐消毒讓機器人來! 民衆黨籲政府投入醫療科技助攻防疫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不斷延燒,國內境外移入案例節節攀升,第一線醫護人員的負擔越發沉重。臺灣民衆黨1日召開記者會,認爲除了口罩等防疫物資的準備要超前部署外,也應該藉着紓困預算的挹注,趁此機會進行醫療產業的升級,導入自動化、機械化設備,減低前線醫護人員的負擔、提升安全。
立委高虹安說,醫護人員是各國防疫最重要的第一道防線,全球也爆發非常多起醫療院所羣聚感染,連臺灣也不例外,發生多起護理人員、清潔工、院內工作人員染病,「很多病患會到醫院做篩檢,醫護人員會有很高的感染風險,醫護人力也相對造成高負荷量」。
高虹安說,經濟部都有相當多推動產業自動化的計劃,過去在製造業很多應用,在醫院裡高重複性、高工時,如病患分流、送餐、24小時消毒等工作,可以讓機器人來進行,減少醫護人員與病患的接觸,降低感染風險。
出身護理師的立委蔡壁如則說,醫療院所向來都是世界尖端科技先行場域,而爲了不浪費人力,各大醫院、醫學中心陸陸續續都有推出機器人協助作業。例如疫情期間爲了減少人與人之間的傳染,這時候AI機器人剛好可以銜接上,「機器人跟自動化科技就是協助醫療工作,但不會取代醫護人員」,有些常規工作可以利用高科技自動化機械取代。
▲高虹安、蔡壁如呼籲政府應趁此機會進行醫療產業的轉型升級。(圖/記者陳家祥攝)
蔡壁如舉例,如果病人是住在隔離病房,基本上就是在醫護站裡遠端監控,儀器都會自動回報到醫護站,可以避免長時間接觸病人。蔡說,科技進步之下的醫療可以在疫情期間,帶給人們非常多的安全感,現階段防疫工作做得好,但政府與國會要超前部署經濟的安全感,「防疫過程中我們有防疫的陳時中值得信任鼓勵,接下來要有一個經濟的陳時中」。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理事長高靖秋表示,防疫期間最麻煩就是接觸病人的時候要全副武裝,自動化高科技這時候就很方便。她表示,其實臺灣這些設備都有在建置,甚至是研發輸出到國外,疫情可以重新檢視如何用科技、自動化協助醫療,「醫護人員不可能完全被取代,還是要有人性化的一面,可以把省下來的時間用在協助、關懷病人,提升整照護品質」。
臺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理事陳招成表示,臺灣的機器人功能和智動化科技發展已臻成熟,但實際運用於醫療院所時,仍需視醫院環境和需求逐步導入客製化應用。醫療院所導入科技防疫設備所需預算龐大,若有政府支持,就可快速推動防疫科技到更多醫院,也可減輕醫療院所負擔,也希望醫療端能提出需求,促使機器人和智動化設備業者可以一起合作設計與開發適合的防疫機器人和產品,爲打造臺灣成爲智慧科技防疫島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