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後青年教師怎樣成長得更快?名師分享成長故事
7月2—3日,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中青年教師發展峰會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辦。本次峰會主題爲“怎樣才能成長爲名師”,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與青島市教師個性化培訓服務平臺師教園主辦,博恩教育、起立科技承辦。
中青年教師是學校發展的中堅力,由於缺少時間經歷的淬鍊,總會有一代人必經的職業困惑。爲助力廣大中青年教師尋找到科學有效的發展路徑,成長爲名師,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邀請由一線教師成長起來的著名教育工作者,講述他們的成長故事。
△活動現場(活動主辦方供圖)
上海市建平中學原校長、上海金瑞學校校長程紅兵,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教育部首任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北京四中原校長、北京金融街潤澤學校校長劉長銘,山東省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方明,山東省青島市第九中學校長孫睿,新教育研究院院長、成都市武侯中學原校長李鎮西,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長、廣西師範大學教授侯莉敏,中華女子學院附屬實驗幼兒園園長鬍華,青島大學師範學院院長孫百纔等受邀出席本次活動。
新時代,需要什麼樣的老師?
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老師爲何存在?怎樣培養出面臨未來挑戰的學習者?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長、廣西師範大學教授侯莉敏稱,這是新時代擺在所有教師面前的問題。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長、廣西師範大學教授侯莉敏(活動主辦方供圖)
侯莉敏談到,老師教學成功與否,不再取決於能否讓學生重述知識,而取決於學生是否能從已知的進行推理,並在全新的環境中運用知識。具有創新或創造能力的人需要某個領域的專業知識,因此各領域知識的學習仍然非常重要。
侯莉敏認爲,老師在這個時代裡要突破傳統教師的角色,需要重新去理解教師的意義。教師的作用更多是在於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積極的人際交往氛圍。指向未來、適宜學生學習的環境蘊含的特徵包括:學生的學習體驗應該是真實的,滿足學生的多種學習需求;以學生爲中心,實現自我引導功能;鼓勵合作,促進人際交往;支持多種形式活動開展;自然可持續且動態優化;具有一定挑戰。
教師應該更關注學生是否學會學習,而不僅是瞭解各學科的知識。侯莉敏表示,教師要讀懂學生的狀態,及時捕捉稍縱即逝的時機,把它重新組合成新的教學資源來引導學生。對於老師來說,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已經成爲學校最重要的內容。將來學習很重要的一點是學科的知識會被打破,而幼兒園是最早被打破的。
△山東省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方明(活動主辦方供圖)
山東省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方明認爲,名師就要堅守育人之道,一個真正的名師不能只滿足去做育人之術,應該不斷地去追求育人之道。
他強調,教研素養是教師專業素養中一個比較特殊的部分。成功的教師必須要有教研素養,這就不僅要求老師具備較高的的專業能力和知識水平,還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做支撐。
△青島大學師範學院院長孫百才(活動主辦方供圖)
青島大學師範學院院長孫百才提到,我們的教育還是知識搬運的方式,是很難適應時代發展的。他認爲,從0到1的創新人才是缺乏的,所以才被卡脖子。教育就是要回歸到教育的本質,以前全是爲了考試,爲了分數。高階學習最核心的東西是批判性思維,我們要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中華女子學院附屬實驗幼兒園園長鬍華(活動主辦方供圖)
中華女子學院附屬實驗幼兒園園長鬍華亮出一個特別鮮明的觀點,沒有身心體驗就無法在教育實踐中獲得真知。一個好的教育者,一定要在教育中融入個人的生命體驗,才能真正地關照兒童的成長,老師要真實,真實自帶能量。
教師成長面臨的困境
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教育部首任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在演講中談到了當前教師成長面臨的困境。
他認爲,首先是教育管理者的困境。教育管理者有剛性和彈性兩大指標。剛性指標看得見、摸得着、抓得住,彈性指標看不着、摸不着、抓不住。比如,師生關係、高效課堂、教學能力和學校品質等,這些很難有量化評估。如何來評價這所學校的好壞,應該在重視剛性指標的同時,重視彈性的指標和內容。
△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教育部首任新聞發言人王旭明(活動主辦方供圖)
第二個困境,以中考、高考爲中心的教育現實困境。初中學生必須中考,高中學生必須高考,因此面臨一個困境:離開中高考的那些內容,老師在教學中講還是不講?不講當然不行,講該怎樣講?
第三個困境,大力發展教育信息技術的困境。教育信息技術對學校,無論是組織形式、學校形態、管理、人員各個方面都帶來了很大的變化。過去傳統以知識灌型爲主,以記憶型爲主,這是中國教育的特長。在信息化時代下,在人工智能不斷髮展的情況下,這樣的一個特點會越來越被弱化,那麼學生的思考和批判性思維、審辯性思維如何培養?
王旭明表示,要突破這些困境最重要的是要有問題意識,要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同時,還要堅持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將國家對新時代的教育理念落到實處。
在談到當前老師面臨的困境這一話題時,北京四中原校長、北京金融街潤澤學校校長劉長銘稱,“老師每天遇到的最大問題和最大的挑戰是學生厭學”。
他分享了一組東北某老師所做的調研數據。這位老師在一個重點學校的初中做了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平均厭學率66%,男孩子厭學70%,女孩子厭學62%。而且,隨着初中年級的升高,厭學的比例在提高。
青年教師怎樣成長得更快?
△北京四中原校長、北京金融街潤澤學校校長劉長銘(活動主辦方供圖)
劉長銘認爲,老師有沒有名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老師在工作中能夠不斷積累自己的智慧,能夠用智慧去創造幸福,每天都有新的思考、新的探索、新的嘗試,開啓工作的新局面。
劉長銘認爲,影響學生成績的因素是一個多元函數,除了時間、訓練、訓練的次數之外,動機、情緒、興趣、目標、理想、態度、精神狀態、師生關係、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訓練水平、學習條件、辦學環境、身體條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都是影響成績的因素。
他舉例,一個在江蘇26萬樣本的調查,結果顯示:補課時間長短,對小學生學習效果沒有什麼影響,對初中生可能有一點效果,但並不明顯。
什麼是影響成績的特別重要的因素?劉長銘認爲是“師生關係”。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成績。
劉長銘稱,師生關係的建立在小學生和高年級學生中,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小學生更看重老師和學生情感之間的連接。老師對小學生溫柔、體貼、關心,小學生覺得你很好。對於大孩子來說,他的要求不僅僅這麼簡單。他對於老師的學識修養、講課方法、語言表達等多種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
△新教育研究院院長、成都市武侯中學原校長李鎮西(活動主辦方供圖)
新教育研究院院長、成都市武侯中學原校長李鎮西也有同樣的觀點,“沒有水乳交融的師生關係,就不可能有教育。” 好的師生關係至少具備五個要素:蘊含教育、體現平等、充滿互動、彼此信任、持續穩定。
李鎮西認爲, “好老師”有一個基本標準,首先是課要上得好,課堂要讓孩子着迷。同時,會帶班、會開發課程、會轉化後進生也是“好老師”的標準。
在王旭明看來,“好”的老師有這樣的特點:讓學生說真話,不僅要說,還要自然的說,不要做作;引導培養學生守住道德底線;在教學實踐中,保護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讓所有學生見到老師有一種親人感。
山東省青島市第九中學校長孫睿在會上介紹了學校按照年齡段進行教師培養的青藍培養工程、菁英教師培養工程、骨幹教師培養工程。
△山東省青島市第九中學校長孫睿(活動主辦方供圖)
他認爲,學校要把更多時間還給老師,把老師還給學生,讓老師跟學生有更多的接觸和交流,這纔是師生關係良好發展的保障,老師成長的保障。
△上海市建平中學原校長、上海金瑞學校校長程紅兵(活動主辦方供圖)
讀書是老師成長最關鍵的要素。上海市建平中學原校長、上海金瑞學校校長程紅兵在分享中談到,要讀有價值的書。經典作品不是說“我正在讀”的書,而是那些經常被人說“正在重讀的書。”
程紅兵分享到,讀書還有一點很重要的環節就是思考,每一次閱讀之後要把它模塊化、歸納整理。真正專業的閱讀需要做這些工作,要把它歸納和編碼,由此及彼,由遠及近,由他及我,思維導圖是最好的工具手段。
程紅兵倡導研究性閱讀、專業性思考、變革性實踐實踐。“老師不能整天沉浸在書齋裡。教學是老師天經地義的職責,同時需要把思考、行爲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實踐,這纔有意思。”
在本次活動上,來自青島一線的校長園長:西海岸新區第一高級中學校長張仁平,萊西濟南路中學校長董波,五蓮育才小學校長孫昌順,泊裡中心幼兒園園長薛鳳,西海岸中德應用技術學校校長崔秀光,西海岸新區外國語學校教育集團校長邢雲飛,西海岸香江一路幼兒園園長管靜,西海岸新區第二幼兒園教育集團園長王文成,西海岸新區海王路小學校長張秀華,嶗山區實驗幼兒園園長張偉,西海岸新區文化路幼兒園教育集團園長高玉霞,青島幼兒師範學校附屬幼兒園園長楊蕾,西海岸新區第二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園長郭曉豔,西海岸新區濱海新村幼兒園教育集團園長陳清淑等,及獨立製片人、導演徐立分別圍繞“享受職業幸福”“豐富職業素養” “相信閱讀力量”“追尋職業夢想”等四個話題,展開了圓桌討論。
△“享受職業幸福”圓桌論壇(活動主辦方供圖)
△“豐富職業素養”圓桌論壇(活動主辦方供圖)
△“豐相信閱讀力量”圓桌論壇(活動主辦方供圖)
△“追尋職業夢想”圓桌論壇(活動主辦方供圖)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是目前國內頂尖的教育改革跨界交流平臺和享有盛譽的新型教育智庫,宗旨是“凝聚社會共識,推動教育改革。”論壇的最大特點是跨界,薈聚了國內外教育理論、教育實踐專家以及政治、經濟、人文、社科等各界著名人士。目前,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的組織論壇、專題研討、課題研究、出版宣傳,已經產生了廣泛而積極的影響,得到了決策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2019年11月,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被評爲中國教育智庫社會影響力前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