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性暴力 同志受害率遠高於異性戀

許多人以爲女性是數位性別暴力的最大受害者,但臺灣首次數位性別暴力調查卻發現,「非異性戀男性」數位性別暴力盛行率最高,達百分之卅點二,專家表示,這與同志交友特殊性,以及長期遭受歧視的社會文化有關,而受害同志族羣擔心「被出櫃」風險,因此,求助過程較異性戀族羣更爲艱辛。

該調查顯示,數位性暴力終身盛行率將近六成,如以性傾向區分,同志社羣數位性別暴力情況最爲嚴重,非異性戀男性終身盛行率最高,爲百分之卅點二;非異性戀女性次之,爲百分之十五點二;異性戀女性爲百分之九點二、異性戀男性爲百分之六點一。

方念萱表示,研究團隊曾實際訪談七位男同志,其中五人在高中時期就承受過數位性別暴力,樣態包括,遭偷拍轉傳、私密照片被製作成迷因傳散等,重創身心。同志在校園常遭戲謔、霸凌,但在網路交友時,暴露於數位性別暴力的風險更高。再者,同志社羣普遍存在「私密照被轉傳是因爲你好看」觀念,導致受害同志求助意願低。

「遭遇數位性別暴力的男同志報警求助時,常有『被出櫃』的擔憂。」方念萱說,受試對象反映,不瞭解報案流程,除擔心私密影像再次外流,更害怕報案後,身邊親友得知其同志身分,因而不敢求助,選擇隱忍。

方念萱表示,數位性暴力防治,屬於教育部主責,衛福部、內政部警政署等跨部會參與討論,因近期性影像相關社會事件頻傳,建議拉高層級,並儘快優化報案流程,瞭解同志需求及顧慮,強化性影像報案流程隱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