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是孤島間的擺渡船:2024北京圖書市集·春季場回顧

3月29日至31日,由新京報書評週刊聯合首創郎園共同主辦的2024北京圖書市集·春季場如約而至。200多家優質出版社中那些習慣於獨自面對文字的編輯們暫時摘下“i人”的面具,在五彩繽紛的攤位前吆喝,爲的便是迴應那些具體的熱情:從海淀高校穿越大半個北京城前來的學生、白髮蒼蒼久駐攤前閱讀的老人,和那些不知從哪裡傳來的“你們家的文章我每期必看”。

在郎園的這幾天,讀者們除了能看到各家出版機構“壓箱底”的寶藏書籍,還能時不時偶遇前來親籤的作者,或是帶上自家的舊書參與閱讀“盲盒”的換書活動,遊蕩累了,還可以去到園區後面的飲食區品嚐意大利的冰淇淋。這裡的氛圍熱鬧得像一場盛大的文化party,似乎與我們傳統印象中閱讀所需要的靜謐有些距離。

在週日下午的一場沙龍活動中,有讀者提問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學者劉文楠老師,做學術的人因爲長時間和文獻打交道,容易產生虛無感,怎麼辦?劉老師說:去和具體而真實的人打交道,永遠不要因爲學術而失去現實感。文字最終應當幫助我們抵達世界的真實,我們當然需要私人、專注的閱讀,但一種公共的閱讀同樣不可或缺。在書攤前與一本令自己驚喜的作品相遇,在沙龍上聽到旁側的觀衆提出自己一直以來的困惑,這些“當下”的寶貴瞬間,讓我們創造閱讀與生活、自我和他人的真實聯結。

“把一切獻給現在”,這是此次市集主場館虞社區入口處的一句話。或許,它就是我們堅持每半年與讀者赴一次閱讀盛會的理由。

如果瘟疫醫生來測MBTI(人格類型理論模型)

“北京圖書市集”自從2022年下半年推出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七屆,現在已經是全國範圍內規模最大的圖書市集。截至3月31日,本次市集三天總人流達到3.2萬人次,全網曝光量超過2億。有20多家官方媒體報道了此次市集,微博相關話題瀏覽量超過500萬。

這裡是室外展區,開市第一天下午,已經有不少讀者前來逛攤。

書評君的攤位在虞社區進門第一個。作爲聯合主辦方之一,書評君一如既往爲讀者們在攤位上準備了豐富的體驗內容。可以親自體驗的雕版印刷過去幾次書市都頗受讀者歡迎,這次我們不僅設計了新的圖案,還有了新的配色,據負責幫忙印製的同事說,他們這幾天幾乎就沒怎麼歇息過。

書評君攤位的雕版印刷。

此外,我們還準備了自己精心設計的繪有加繆、伍爾夫、毛姆頭像的主題手機支架、書評週刊的紀念明信片,以及編輯部“翻箱倒櫃”找出的珍貴過刊。大家期待已久的《新京報書評週刊》2023年合訂本也在本次書市現場首發,書中涵蓋了社科、歷史、文學、新知、教育、兒童等多個不同的領域,包括20餘篇學者訪談、45期深度專題、100多篇精選書評,以及420餘本優質好書的薦讀。

書評君的攤位。

在攤位的後方,我們特別製作了主題背板。來到書市的大多數是年輕人,在一個劇烈變動的時代,他們充滿了困惑。對於現實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他們不願隨波逐流、盲目服從,而是選擇從閱讀中獲得解釋,在行動中尋求出口。“從來如此,便對嗎?”很多時候,質疑與反思,是改變的第一步。改變的希望,也寄託在年輕人身上。

每次參加圖書市集,書評君最感興趣的事情之一其實就是欣賞各個攤位的創意設計。攤主們大多是出版社的編輯們,平時做的都是大家認知裡的“幕後工作”。當他們走到臺前爲自家圖書吆喝時,我們才能意識到讀書人的“腦洞”能有多奇特。

不少攤主都設計了自家獨特的背景,有的擺出了公園主題的背景,和春天的氛圍就十分契合,把逛書市佈置出了逛公園的感覺。還有的乾脆直接放上自家的作者們的頭像,“知識天團”的號召力不同凡響。

書評君還在不少攤位前都看到了這種“搞玄學”的抽籤裝置。近些年,“年輕人在上班和上進之間選擇了上香”成了一種受人關注的新現象。各家媒體、學者運用各種理論進行了分析,但很有可能,年輕人只是希望在越來越循規蹈矩的生活中與一些不確定的驚喜不期而遇——就像在書市中碰到一本戳中自己的作品一樣。

在北京圖書市集,這種驚喜絕不僅僅是和書相遇。你有可能會在人羣中看到一位來自中世紀的瘟疫醫生,他捧着一本新近出版的著作《中世紀》,充滿了神秘感。你還能撞見一位有着四張面孔的人,每一張面孔對應着一種MBTI類型。爲了吸引讀者,出版社們各顯神通,也激活了書評君的思路:當這兩人相遇,瘟疫醫生測出來的MBTI會是什麼類型呢?

書籍是孤島間的擺渡船

“這是我拍的北京過去的公共廁所,你們可能都沒有見過”,在鑄刻文化的攤位前,意大利攝影家老安笑着向讀者介紹他的影集《稍息》中的照片。“我們人手不夠,作者來湊”,一旁的編輯笑着自嘲道。除了老安,鑄刻文化的作者孫一聖也在現場親自爲讀者介紹他的新書《全家福》。在市集裡,只要你懷着好奇心,在攤前隨口一問,可能就問到了作者本人。在作者的親自講述下,書頁上原本僵死的文字突然與一種獨特的人生經歷發生關係,閱讀也就變得鮮活起來。

老安向讀者介紹自己的影集。

“適合有氧運動”,“需要每日一頁,預防大腦僵化”……在主會場外的步行街,不少讀者在閱讀着手裡的“藥方”。這是本次圖書市集新的特色活動“舊書新知”。讀者們可以將自己珍藏的舊書包裝成良藥“盲盒”,自己撰寫個性化的“醫囑”。帶着“藥方”的舊書會被裝進牛皮紙袋中,下一批讀者們可以通過“藥方”的描述,尋找自己心儀的書籍。窄小的攤位前聚集了很多互相交流藥方的讀者,穿着一身白大褂的攤主告訴書評君,三天時間,這個小小的舊書藥鋪交換了300本書籍,甚至有讀者帶着七八本書過來交換。

現在其實並不是一個缺乏圖書推薦的年代,上豆瓣動動手指,我們能很輕鬆地看到一個平均化的書籍評分,但很多時候,書與人之間需要的是一些更爲隱秘的緣分,這或許就是如此多讀者在這裡“尋醫問藥”的原因。

“舊書新知”活動攤前。

人們常說現在是一個原子化的社會,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疏遠。在圖書市集,閱讀其實成爲了每座孤島之間的擺渡船。類似“舊書新知”藥鋪,我們竭盡所能創造出更多讓讀者交流、分享的空間。每一次市集,入口處的互動留言牆總能給我們帶來很多驚喜。這一次,組委會與微博超話聯動,在線上與市集現場線下的互動牆同時發起#書裡這句話演我精神狀態#共創徵集,僅僅週五一下午,牆面已經擠滿了來往讀者的留言。“真誠”是這片留言牆的本質,也是跳脫出充滿偏見、誤解、極化的世界的解藥。

入口處的讀者留言板。

除了線下的互動,我們還聯動攤主發起了#春日書市暢享會#許願活動,關注市集的讀者朋友們線上許願想看的好書,14位圖書攤主在超話許願池裡選擇幸運讀者留言,滿足被選中的幸運兒的心願。

微博超話許願池留言精選。

最近幾年,播客成爲迅速崛起的媒介形式,它提供的陪伴讓無數人在通勤路上、夜晚睡前感到與遠方的同道相互聯結。今年的圖書市集,大量讀者聽衆們耳熟能詳的播客節目主播也都在攤位上出現,與讀者近距離交流。十餘家播客節目參與到現場中,每一家播客都有獨具特色的話題,讀者們可以在以吃爲主題的播客中聊一聊做菜和書的關係,可以在關注電影的播客中談談自己最近關注的電影。這些來自現場的聲音都會在後續的播客節目中播出,每一個精彩的“現在”都應該被未來留存。

閱讀,在思想與現實之間

今年,我們依舊組織了11場主題沙龍,讀者的反響非常熱烈。其中一些沙龍的主題看起來有些門檻。比如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吳功青分享的主題是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卡巴拉魔法,這一主題與他新近出版的著作《魔化與除魔》相關,這本書通過研究文藝復興哲學的代表人物皮柯·米蘭多拉,探討了現代性生成的複雜機理。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的楊念羣教授則是圍繞新作《問道》,帶領讀者現場剖析了莊子的思想。藉助沙龍的公共空間,這些略顯抽象的學術思想以一種貼近生活的方式傳播到更廣闊的讀者羣體中,引發持久的迴響。

每一年的圖書市集都彙集了許多真正的愛書人,他們關心嚴肅的思想,更在意思想對現實的迴應。在出版品牌也人的攤位上,人文地理學者段義孚的口述自傳《我是誰?》、哲學家拉圖爾的《着陸何處》位列最受歡迎的書籍前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攤位的編輯也告訴書評君,法國社會學家伊娃·易洛斯的《愛,爲什麼痛?》很快就被搶購一空。對於一個親密關係正在經歷轉型的社會,人們對具有社會洞察力的敏銳思想有着天然的渴求。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楊念羣。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吳功青。

市集最後一日下午的一場沙龍中,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文楠、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教授黃典林圍繞《離開學術界:實用指南》一書展開對談。路過的人可能多少會覺得這是一個有些“突兀”的沙龍:在學術界耕耘多年的學者,和大批有志於從事學術工作的學生,一同探討如何從自己奮鬥的事業中“出逃”。

但這種“突兀感”,可能恰恰是生活的真相。我們總是需要在思想與現實、觀念的“應然”與社會的“實然”之間辛苦地求取平衡。正如黃典林在沙龍現場的發言所說,所謂“離開學術界”的指南,並不僅僅適用於學者,也適用於希望轉換人生賽道的每一個人,這本書的本質關乎自我認知,更關乎抉擇。

在人生抉擇這些大事上,閱讀其實很少能直接提供幫助,但通過閱讀,我們構建起一個用於反思現實的烏托邦,它和那些應對粗糲的生活細節所需的智慧同樣不可或缺。通過閱讀,我們也與一個想象的共同體抱團取暖,確證困頓中的彼此並不形單影隻。

撰文/劉亞光

編輯/張進

校對/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