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失智症藥物審查通過 衛福部:爭取納入健保給付

衛福部及臺灣失智症協會今日(19)辦理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成果發表會,會中曝光臺灣近日通過阿茲海默症新藥,將替失智症治療帶來新希望。(李念庭攝)

全臺失智症人口逐漸上升,臺灣失智症協會今日(19)透露,近日我國審查通過1款阿茲海默症新藥,能直接改善病程,延緩阿茲海默症患者約5~7個月的退化病程。衛福部政務次長呂建德迴應,新藥通過對於失智症治療是很大的突破,未來將爭取納入健保給付。

衛福部及臺灣失智症協會今日(19)辦理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成果發表會,臺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接受媒體聯訪表示,美國2023年起陸續通過3款阿茲海默症新藥,而原本臺灣預計明年纔會審查通過新藥,沒想到這2天提前傳出好消息。

徐文俊說明,過去失智症藥物都只針對症狀治療,僅能改善症狀本身,如透過乙烯膽鹼酶抑制劑增加記憶力及認知功能,概念如同頭痛吃止痛藥。不過,此款新藥將能實際改善病程,透過移除類澱粉蛋白沉積問題,延緩阿茲海默症患者約5到7個月的退化病程,甚至能完全停止病程。

徐文俊解釋,此類藥物適用患者,必須先確診阿茲海默症,且其嚴重程度範圍在輕度認知障礙到輕度失智,失智症太嚴重或沒有症狀者不建議使用。不過他提醒,藥物還是有副作用可能,基本上包括水腫,嚴重可能出血,使用上仍要小心。

徐文俊說明,人類大腦中有ApoE基因,會增加阿茲海默症機率,其中以第四型APOE(APOE 4基因)副作用較嚴重,因此目前臺灣通過新藥,將同型合子第四型APOE基因患者排除。

徐文俊表示,未來要使用新藥,患者要先做腦脊髓液的檢查,或做類澱粉的正子攝影,看有沒有這類澱粉胜肽在裡面、是否確診阿茲海默症,再來評估失智症症狀及嚴重程度;接着就是要進行基因檢測,看是否有ApoE 4基因。

徐文俊強調,目前新藥仍須自費,一年藥物約70萬,類澱粉檢查則大約7到8萬元。不過新藥在臺灣通過對失智症治療帶來新局面,「阿茲海默症不再是絕症」。他提醒,民衆應多多瞭解失智症,當發現自己可能有輕度認知障礙時,如忘東忘西、沒辦法做重大決策、影響職場表現,能及早發現,並接受檢查和了解治療選擇。

徐文俊坦言,等了20年之久,終於等到新藥在臺灣通過,「期待很深」,臺灣輕度認知障礙病人多,且失智症裡面約有6成爲阿茲海默症,估計新藥物將有衆多患者受惠。衛福部政務次長呂建德今日表示,新藥通過對於失智症治療是個很大的突破,未來會持續與健保署爭取,將新藥納入健保給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