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少年兒童最想實現的人生“小目標”:學業有成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少年兒童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中,明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當代少年兒童是實現我國2035年遠景目標的生力軍,他們對未來的生活有着怎樣的規劃?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近日在6-14歲少年兒童中進行的調查顯示,想到15年後的自己,75.0%的受訪少年兒童表示憧憬期待。對於到2035年實現人生目標的信心度,受訪少年兒童平均打出了9.2分,68.3%的受訪少年兒童打出了滿分10分。
展望未來15年,75.0%受訪少年兒童表示憧憬期待
家住天津的王虹(化名),兒子今年上小學三年級。王虹說,在孩子小的時候,她就比較重視培養孩子樹立理想和目標,“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的理想也在不斷變化和調整。孩子很小的時候去科技館,接觸到一些航空航天設備,夢想着長大成爲宇航員。後來孩子喜歡上了機器人,又希望長大後研發和設計機器人”。
北京某中學初二學生劉寧(化名)喜歡物理和計算機,談及未來15年的“小目標”,他希望可以在學業上取得好成績,“要好好學習,增強才幹和本事,才更有能力實現夢想”。
調查中,67.3%的受訪少年兒童表示,規劃過未來15年的生活。學業有成(78.5%)是受訪少年兒童在未來15年最想實現的“小目標”。接下來是父母康健(58.9%)、身心健康(50.8%)。
受訪少年兒童希望實現的人生“小目標”還有:有份好工作(48.7%)、事業有成(44.1%)、家庭和睦(41.5%)和掌握一技之長(40.6%)等。
陝西城固鄉村教師陳亮,長期從事小學生的思想品德工作,現在擔任小學五年級學生的輔導員,“在農村,讓每個孩子都通過學習考上名校並不現實。但我會告訴學生,只要能做對社會有用的事,就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
數據顯示,想到15年後的自己,75.0%的受訪少年兒童表示心情是憧憬期待。其他的感受還有自信篤定(22.9%)、淡然平靜(19.6%)等,積極態度的獲選率遠高於迷茫焦慮、畏懼逃避等消極態度。
河北省某小學思政老師趙婷(化名)主要負責小學三年級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她認爲,小學階段對孩子思想、品行的教育非常重要。“這是‘拔節孕穗期’,對孩子未來的成長髮展影響很大,要爲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
爲什麼少年兒童對自己的未來更有信心
趙婷介紹,在平時的工作中,她會注重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理想,鼓勵孩子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相結合,“我們之前召開過以築夢爲主題的班會課,邀請孩子家長共同參與,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夢想,鼓勵孩子努力築夢”。
數據顯示,對於到2035年實現人生目標的信心度,滿分10分,受訪少年兒童平均打出了9.2分。此前對於14-35歲青少年的同題調查中,受訪青少年平均打分爲8.1分。受訪少年兒童中打出滿分的比例(68.3%)也遠高於青少年(31.8%)。
“少年兒童對於未來個人發展更有信心,與他們成長的環境、生活的時代背景確實有密切的關係。”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豔分析,從國家大環境來說,中國經歷了改革開放的迅速發展,進入21世紀,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和平穩定的生活環境、蒸蒸日上的生活水平,都是少年兒童能感受到的。兒童的成長環境比過去更安定祥和。國家與小家、與個人是緊密聯繫的,對國家的信心給少年兒童帶來了安全感。
“從家庭環境來說,00後少年兒童的家庭生活更加小型化,他們不再像過去那樣,幾代人一起生活。他們與父母的溝通更加順暢,代際關係更平等,家長對國家社會乃至生活的看法對少年兒童有着直接的影響。少年兒童的父母大多成長在改革開放時期,享受到了改革開放的紅利,對國家的信心也更堅定。另外,這一代兒童的父母受教育水平也普遍提高,在子女教育上更理智科學,撫育目標也更加實際,因此給少年兒童的影響也更正向。”孫宏豔分析,親子關係和諧,家庭環境好,也給少年兒童帶來了更大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他們對個人的發展就有更強烈的渴望。
“從學校環境來說,這些年中國的教育改革穩步紮實地進行,教師的素質與能力也有較大幅度提升,他們與學生的關係更平等和諧,在教學中也給少年兒童更多正能量的教育。另外,當代少年兒童作爲網絡時代的原住民,他們成長的環境更豐富開放,通過國際比較,他們也會對未來的遠景目標以及個人發展有積極的判斷。”孫宏豔認爲,這些年媒體通過電視、報刊、網絡、長短視頻等,以融媒體的方式全方位地爲大衆解讀國家的方針政策,對於少年兒童,也能以適合他們接受的方式傳達我們黨和國家的願景,這對少年兒童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都是有積極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