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 是老天送給老人的「壽禮」?

許多人約四十五歲後,才逐漸發覺到記憶變差狀況,有了深刻的感受。(示意圖/shutterstock)

就人類來說,原先的自然平均壽命約三十歲,直到二十世紀上半期才延長到近四十八歲。以大家共同經驗而言,年過三十歲以後,會逐漸發覺到明顯的體能衰退,且記憶力不如二十多歲階段。由此推論,在自然法則裡,「三十歲」是個生理性關鍵點,三十歲以後的壽命可說是向上蒼爭取來的。

如果活得夠久,「失智」似乎就成爲老人的「壽禮」。因此,便自然地構成社會上對於老人失智症方面的謬誤認知:「老就是番癲」、「老了就是會這樣」、「每個人都無法避免衰老」等等宿命性想法。這些也是造成失智症容易被許多人嚴重輕忽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更糟糕的是不少當事人渾然不覺。舉例來說,有些人在被建議先去就醫檢查,以確定是否有相關症狀時,總是直接表現出「我哪裡有病?你纔有病吧!」的反應。

●旁人早就察覺,自己卻渾然不知

大腦管控身體器官,若身體有狀況,就會循着神經系統化學分子信號,回報給大腦知道。然而,大腦卻沒有相同的生理機制,所以其對於自身退化的狀態往往懵然無知。

人體內有所謂的「補償效應」(又稱爲「代償作用」),會讓人在自身退化的察覺上變得相當遲鈍,而這種效應在人腦上的影響,會比在人體「病識感」上更顯著。若在軀體方面,補償效應主要會展現在局部器官;但在人的「腦理」(心理)的運作上,幾乎是全面性的掩蓋。

原因在於人腦的「意識」,是「腦理」認知系統(類似電腦軟體程式執行)全方位運作的結果;除非生理結構中「微系統」(類似電腦硬體,像是顯示卡、CPU、鍵盤主機板等)崩壞而產生斷線」效應時,「人體」纔會意識到狀況的產生。

●三十歲之後,大腦開始退化?

以下是大腦內每天都在發生的情況:在單一神經元血管受到阻塞而死亡時,並不會產生心智認知系統運作的阻斷;而這可歸功於大腦的「聯網式」運作模式。單一神經元只是整個迴路的一小部分,同樣地,也是在產生心智認知活動過程中,達成共識的「其中一票」而已,並不會直接影響到整個「意識產生」的結果。

大腦內的心智認知活動,先由成千上萬的個別神經元「自行組織」成「心智認知羣組」(模組/模塊);接着,這些羣組也以同樣的「自行組織」方式,形成初步的「微迴路」;再糾集有共識的微迴路,建構有效率的「心智認知神經迴路」。總之,所謂的「我」,就是從心智認知的「模組──微迴路─神經迴路」,一路建構出「人」的意識與行爲表現。包含:記憶、自傳、經驗、信念、思維模式和前瞻性思考等心流意識流),全都在這種無數相互交聯的迴路網絡中激盪與流串

因此,在失智或癡呆症的嚴格定義上,要以出現在「模組──微迴路─神經迴路」網絡中,以及信息傳輸遞延、瀰漫性喪失和損害性流通斷鏈,來作爲首要的診斷考量。

當腦內極細微血管發生「小中風」症狀時,不會「立即」產生「輕微失智」、暫時記憶力缺失或軀體性生理病兆,而且往往兩、三天後就沒什麼感覺。因此,很容易讓人輕忽失智、癡呆等症狀。

如果症狀是發生在關鍵點上,譬如:認知運作的重要腦區與其周邊系統「前額葉」(工作、決策、策劃等)、「海馬迴」(記憶暫存、長期記憶、地理空間辨識等)、「頂葉」(計算、軀體空間感知等),那麼輕微失智的病狀就可能發生。

因此,一旦突然暈倒在地,雖然幾分鐘內能自動甦醒且自行起身,仍不是一件小事!這時候的你,恐怕已經走在失智的大道上,正邁向癡呆目標的方向

對於初次出現此病狀的人來說,通常不太會認爲病因源於自身大腦,反而常先歸因於軀體問題;或許會主動徵詢醫師,但在門診中透露的訊息多與大腦無關,加上患者的臨牀症狀並不明顯,因此,醫師很難在第一時間做出失智的診斷方向。

由於大腦內沒有自我監控機制,無法透過內部信號得知腦力衰退的狀況;但是,卻會在面對外界刺激所產生的對應過程中,「察覺」到有些不對勁的地方。遺憾的是,因爲大腦屬於擁有經驗性執念的「資訊」器官,有着長期信念系統,因此會抹殺掉這種「察覺」,認爲「這是不可能的事」、「那只是一時的現象罷了」,進而輕忽。

許多人約四十五歲後,才逐漸發覺到記憶力變差的狀況,有了深刻的感受。事實上,早在十多年前(三十歲左右)就已經悄然產生退化的跡象,只是未曾被注意;多年後的「記憶力衰退」,已是明顯的警示訊號

(本文摘自《告別失智》/大塊文化)

【作者簡介】

林錦堂

智力健固研究工作坊主持人,臺灣失智症協會會員。畢業於臺北大學社會系,研究所爲交通大學的高階管理學碩士,並專研認知科學、神經心理學、大腦科學和組織理論的相互關係之領域,曾任龍華科技大學教職。現任各社區及大學教育推廣中心各樂齡和老人議題之講師。

《告別失智》/大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