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家庭,容易養出內耗的孩子?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不在於物質滿足,而是精神引導。
去看見、傾聽、關注孩子,他們的內心世界纔會更加豐盈,腳步纔會更加輕快。
作者 | 番茄媽
一位當班主任的朋友給我講過班上一個孩子的故事。
他成績很好,爲人又善良樂觀,是同學們心目中妥妥的“優等生”。
初二那年,父母開始了離婚大戰,家裡每天戰火紛飛,他被迫長大,不僅要照顧自己,還要安慰每天極度情緒化的媽媽。
他每天憂慮萬分,完全聽不進去老師的講課,學習時也無法集中注意力。
結果期末考試成績直線下滑,連班裡前30名都沒進去。
其實,這個孩子就是陷入了嚴重的精神內耗。
所謂精神內耗,就是將壓力或心理衝突壓抑在內心深處,不表現出消極情緒和消極行爲,但精神痛苦,疲憊不堪。
爲人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養出一個精神內耗的孩子。
下面這六種家庭,最容易養出內耗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引起警惕。
父母關係差的家庭
《奇葩大會》上,有個很可愛的姑娘劉可樂。
她看起來特別快樂、灑脫,背後卻有着不爲人知的傷疤。
她是一名“雙向情感障礙患者”,也就是俗稱的“躁鬱症”,抑鬱的時候每天都想自殺,而狂躁的時候精力卻超級旺盛。
原來,可樂的媽媽是個要求嚴格的人,連可樂考試考到第二名都不行;
而可樂爸爸則是一個自由灑脫的人,對什麼都不在乎。
這兩個完全不同性格的人生活在一起,常常會爆發出火星撞地球般的爭吵。
小時候父母爭吵的畫面會不停地在可樂的腦海裡循環播放,乃至長大以後,她都不由自主地陷入痛苦之中,久久無法掙脫。
長期目睹父母吵架的孩子,他們內心的情感壓抑和困擾會逐漸積累,產生深深的無力感和絕望感,內心充滿恐懼和壓力。
長此以往,孩子能量都被消耗了,只能不斷向內自我攻擊。
曾經看過一則新聞,有個女孩才九歲就已經開始禿頂、掉髮。
醫生檢查發現孩子斷髮的地方近乎都是人爲拉斷的,追問之下才得知是小女孩自己拔的。
原來,女孩的父母時常吵架,父母之間的長期不和讓她內心焦慮不安,最後養成了拔頭髮的壞習慣。
有人說:“一個家庭最可怕的不是窮,而是有一個經常製造內耗的人,不停地製造矛盾和爭吵。”
父母吵得痛快,卻在不知不覺間將那些夫妻間怨氣深深地刻進孩子的靈魂裡,化爲孩子生命裡的一場霾,永無晴日。
在瑣事上斤斤計較的家庭
知乎上,有個問題:“爲什麼精神科醫生不願意搭理年輕抑鬱患者?”
有個高贊回答特別扎心:
怪不得現在的孩子,抑鬱的越來越多。
想起之前微博上有個熱門話題,叫“糟糕的家庭,總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事情有多小呢?
就是哪怕鞋子放的位置不對,吃飯掉了一塊肉,衣服上弄了污漬、默寫錯了一個字……父母都要挑孩子毛病,給孩子講一堆大道理。
一個家庭最可怕的,就是像這樣——不斷在小事上內耗孩子。
分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過失,父母卻始終揪着不放,喋喋不休、可着勁地指責孩子。
父母經常在小事上斤斤計較,孩子內心就會缺乏安全感,做什麼事都極其敏感、如履薄冰,甚至可能一輩子都在痛苦掙扎中度過。
冷漠忽視型家庭
曾經看過一個新聞,一個12歲的男孩離家出走。
警察找到他時,他蝸居在橋洞下,和流浪漢爲伍,已經一天一夜了。
父親氣急敗壞地罵他:“我們天天在外打工,供你吃供你穿供你學習,你爲什麼要這麼想不開?”
兒子立刻嘶吼着反問道:“你們有真正關心過我嗎?有尊重過我的想法嗎?有了解過我的夢想嗎?”
父親瞬間啞口無言。
多少父母以爲給孩子足夠的物質就是愛,卻忽略了孩子情感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需求。
《被忽視的孩子》一書中寫道:
“撫養一個孩子成長爲情感健康、可與他人形成健康連接的成人,需要父母給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動、共情和持續地關注作爲燃料。”
當孩子的情感需求被忽視,感受和想法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和響應,孩子會感到孤獨和無助,走上絕望之路。
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不是物質的滿足,而是看見孩子的內心,並給予迴應。
一個被傾聽、被看見、被關注的孩子,才能擁有幸福的能力,渾身散發着滿滿的能量。
情緒化的家庭
臺灣作家蔡穎卿曾分享一個故事:
她在咖啡廳用餐,看到有對父母帶着年幼的女兒坐了下來。
那位媽媽先是耐心跟女兒聊起,爲什麼要帶她出門旅遊,賺錢和上網查詢資料有多重要。
即便她講得頭頭是道,女兒卻不領情,突然冒出一句“這個我不要吃”,打斷她的思路。
媽媽很是詫異,但仍舊滿懷慈愛地勸說“很好吃,吃吃看”。
見女兒始終執拗,堅持不肯吃,媽媽突然擡高音量,毫不喘息噼裡啪啦地指責女兒:
話音剛落,媽媽一記巴掌直接向女兒揮去,現場哭聲、吵鬧聲混成一團。
很多父母,在情緒上有一種“隨心所欲”的不自控,隨時隨地地發脾氣。
可是,管不住情緒的父母會將家庭陷入一種“精神刑場”,最終養出一個充滿內耗的孩子:
要麼爲了討好父母活得小心翼翼,終日活得惴惴不安;
要麼習得父母的行爲方式脾氣暴躁,自己無力控制,一遇事就想發脾氣。
充滿負能量的家庭
作家劉繼榮曾自述,她曾經有一年多,每天都當着兒子的面不停地抱怨:
抱怨上班的難,以及老公常年在外,她操持家務的累。
她說完是暢快多了,可兒子小小年紀,卻變得消極悲觀,一度感慨:“我沒有幸福感,哪裡能笑得出來,人生太苦了……”
來自父母抱怨、訴苦,就像一場“痛苦轉移”,宣泄完負能量的父母一身輕鬆,無辜的孩子心裡卻積滿了痛苦和壓抑。
心理學研究發現:
人的惡劣情緒像病毒一樣具有傳染性,而且傳染的速度非常快。只要20分鐘,一個人就可以受到他人情緒的傳染。
長期生活在負能量家庭的孩子,也會被傳染,內心產生嚴重的匱乏感,不知不覺變得悲觀厭世。
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個視頻,孩子問媽媽,你工作那麼辛苦都是因爲我嗎?
媽媽說:“不是的,寶貝。工作辛苦是因爲工作是辛苦的,不論誰做,都會辛苦。就像檸檬是酸的,不論誰咬一口,都會覺得酸。”
短短几句話,彰顯了媽媽的智慧、樂觀與格局。
成年人的世界,總是充滿了各種疲憊、壓力、苦楚。
可是生活縱使有再多不如意,父母也不應該把負能量傾瀉到孩子身上。
父母積極樂觀,孩子才能從心中生出無限希望和力量。
焦慮型家庭
在當今全民內卷的大環境下,很多家長都對孩子寄予了厚望,希望孩子十全十美。
爲了孩子早日成才,拼命雞娃,一口氣給孩子報了十幾個培訓班。
結果就是——父母越焦慮,孩子越容易內耗。
來自北京的琪琪,父母當年從農村考到了北京並且順利紮根、成家立業。
爲了讓孩子比他們站得更高,每天早上六點,父母便督促琪琪起牀早讀。
琪琪起不來,父母就用冷毛巾給他洗臉,平常學習錯題太多就加一張卷子。
在父母的嚴格要求下,琪琪一直名列前茅,考上了一所不錯的中學。
進入中學後,周圍都是比他更優秀的同學,琪琪的壓力越來越大,每天備受煎熬,而父母卻依舊緊逼不捨。
初二下學期,他緊繃的弦終於斷了,被醫院確診爲中度抑鬱。
父母對孩子的高期待,會變成困擾彼此的心魔,纏住孩子奔跑的腳步。
就像心理諮詢師周小寬說的:
“長期被過度期待的孩子,他就會逼迫自己,一定要達到父母的期待。
如果他無法實現這種期待,就會引發壓力、內疚、自責,最後深陷負面情緒之中無法解脫。”
父母以爲是愛孩子、爲孩子好,卻忽視了,那個被父母焦慮裹挾的孩子,內心正一點點坍塌。
給孩子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允許孩子有自由選擇的空間,他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心理專家陳默說過這樣一句話:
“很多的父母,對於孩子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都是無條件滿足,但在孩子的精神、靈魂引導上卻捉襟見肘。”
好的教育應該帶着光,讓孩子成爲有血有肉、自信強大、精神世界豐盈的人。
點個贊吧,希望每位父母都能用自己的愛、認同、尊重、信任,爲孩子賦能,讓孩子自由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