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毀了中國奶製品?14年前的三鹿陰影,在2022年又捲土重來了
14年前的三聚氰胺污染是中國老百姓非常敏感的話題。然而在近期又被提起來,不是因爲其他原因,因爲今年又分別發生了“麥趣爾”和“鍾薛高”兩件關於奶製品的“醜聞”。
中國的乳製品一次次地出問題,鋪天蓋地的新聞背後,再次引發了人們對乳製品事業的擔憂。
三鹿事件簡單回顧
先來簡單回顧一下“三鹿事件”。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的推算,嬰幼兒配方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安全範圍應爲每公斤15毫克。而當時的三鹿嬰幼兒配方奶粉,三聚氰胺的含量最高的時候竟然達到了每公斤2563毫克,超安全標準1000倍左右。
14年過去了,雖然這件事已經風平浪靜,但是嬰兒患者的健康是無法挽回的。
截至2008年11月,全國服用“毒奶粉”的嬰幼兒患者多達29多萬人,其中患“結石病”的病例有10666例,有53000名嬰幼兒患上腎結石有3例患者死亡。
除了給嬰幼兒及愛兒心切的家長們帶來的陰影,這件事情本身還是一個極其重大的公關危機,至今,每個人仍然在受着這起事件或深或淺的影響。
三鹿事件過後,三鹿董事長田文華被法院判決無期徒刑,國務院廢除了“食品免檢”制度,農業部也開啓了一個月的奶站專項整治工作。
食品安全已經成爲政府關心的重中之重,監管部門也都加大了監察力度,這樣大刀闊斧的一頓改革,足以表明國家爲保護公衆利益,維護食品安全的決心,但即便如此,仍然沒能讓國人重拾對中國奶企的信心。
家長更願意在進口超市購買奶粉,就算貨物供不應求。他們寧願斥巨資海購國外的優質奶粉,也不願在超市的國產奶粉區停留。
調查數據顯示,三鹿事件過後的十年,中國成了奶粉進口大國,中國奶粉市場逐漸成爲了進口奶粉品牌的天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今年,知名的奶製品企業——麥趣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承受着公關危機,這場危機來勢洶洶,這家集團很有可能在在這次危機中銷聲匿跡。
能引起如此巨大的公關危機,起因還是產品的質量問題,檢測出在牛奶中摻入了“丙二醇”這種物質。
丙二醇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可以作爲穩定劑和凝固劑、抗結劑、消泡劑、乳化劑、水分保持劑、增稠劑來使用。丙二醇在國家標準批准中只被允許作爲食品添加劑和溶劑使用,牛奶是不能使用這種添加劑的。
專家表示,人體對丙二醇的消化能力是很強的,人在吃下此物質後,有55%會在體內代謝成乳糖,其餘的則會經腎臟排出。在消化代謝的過程中,人的身體灰塵生乳酸,如果食用量過大,乳酸會在血液和腎臟累積,從而引發中毒。
這件事被爆出來後,迅速衝上了熱搜,麥趣爾股價大跌,短短几天時間,市值就蒸發了3.5億元,要知道,麥趣爾集團在過去的十年,也才賺了1.25億元。
雖然麥趣爾集團給出了迴應,稱不合格的產品是在生產切換過程中未能有效清洗產品管線,導致調製奶中包含丙二醇的食品添加劑混入了純牛奶之中,但網友們明顯對這個結果不滿意,畢竟“三鹿事件”的陰雲尚未遣散,接二連三的乳製品問題讓民衆愈加心寒。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乳製品企業再次衝上了熱搜,不過這次不是牛奶了,而是雪糕。
就在7月份左右很火的一個視頻,男子用打火機燒鍾薛高生產的海鹽椰椰雪糕,但雪糕不僅沒有化掉,反而出現了黑色膠裝固體。對此,網友質疑,高溫不化,是不是鍾薛高裡面摻雜了太多膠狀物?這樣的食品是安全的嗎?
還未等來專家的解釋,全國各地的超市、便利店就已經開始打折出售積壓的鐘薛高了,原來將近二十塊才能買到的鐘薛高雪糕,卻十塊錢兩支出售。
這些商家還是很有先見之明的,因爲不論鍾薛高給出怎樣的解釋,民衆都會對此表示懷疑,也沒人再願意購買這種產品了。
雖然事後鍾薛高官方給出解釋,表示雪糕在高溫下不化,是因爲其中添加了卡拉膠,卡拉膠是比較常見的食品添加劑,很多雪糕中都使用這種物質來維持雪糕的黏稠度,副作用就是致雪糕不容易融化。
多年的“鬥智鬥勇”,還是沒能完全消除奶製品危機
三鹿事件過後,儘管有關部門已經對奶製品相關行業進行了檢查,有關部門是如何與這些不良分子鬥智鬥勇的?
其實這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國的奶製品整體質量也呈現着不斷上升的態勢,但是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總會有些不良廠家投機道法,做了一些違法生意。乳製品到底是怎麼摻假的?
早在三鹿奶粉爆發之前,奶農會將鮮奶摻水賣給奶站,但是當奶站向企業銷售現代時,企業要先進行蛋白質含量檢測,那些摻過水的鮮奶會被企業拒收。如此一來,造假奶農損失不小。
沒過多久,又有人發現了造假的新方法,那就是用一定量的奶牛尿液或者人體尿液摻入鮮牛奶之中,但是不久之後也很快被檢測了部門,發現了這種造假方式也就被廢棄了。
後來又有邪惡的眼光盯上了檢測的環節,因爲檢測鮮奶蛋白質含量時一般都是用凱氏定氮法,也就是利用蛋白質含有氮的特性來檢測鮮奶中的氮含量,從而來反向推斷蛋白質的含量。
不良分子看中了這個方法中的漏洞,那就是在現在鮮奶中摻入含有氮的物質,就能夠矇混蛋白質含量過關,於是就有大批的不良商家在牛奶中摻入尿素、碳銨等化肥來造假,這樣的方法也流行了一陣,最後還是被檢測結果發現了。
不久之後新的造假方法出現了,三鹿奶粉也用了這種方法,那就是使用我們蛋白精造價,也就是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的氮含量非常高,而且它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無毒無味,在奶站檢測中也很難檢驗出來,所以這種化工原料一經上市,就迅速在不良商家中流通起來。這種不良的造假方法也一直沒發現,還是直到東窗事發之後才被徹查出來。
中國的乳製品頻頻出問題,跟乳製品的特性有很大的問題。乳製品本身就是一種很容易受微生物污染的食頻,尤其是牛奶,一旦沾染微生物,就很快腐敗變質。
市場部門的監管不到位也是乳製品頻出問題不可忽視的一個原因。近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很快,乳製品行業也是如此。前端的行業飛速前進,後續市場監管不到位,不良分子鑽了空子,那些缺斤少兩、偷樑換柱的行爲愈加猖狂。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廣告誇張宣傳。想讓產品賣出去,不可否認廣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想要誇張宣傳,也是一件“易事”。把乳產品吹得天花亂墜,平民百姓很難區分真假,也就跟着信了,後期出問題了才意識到這些產品質量不過關,纔會讓人更心灰意冷。
還有救嗎?我們還能吃上放心的國產乳製品嗎?
任何一個奶製品,從奶源、加工,到保存、運輸等多個環節只要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差錯,都會影響最終呈現的奶製品質量。
牛奶作爲一種非常容易被污染且儲存要求非常高的產品,需要生產商各個環節打起精神,保證最終送到顧客手裡的產品是合格的。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認爲,想要保證產品質量,最重要的就是從源頭上下功夫。
保證食品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不出問題,乳製品是非常容易變質,也是非常容易出現問題的食品,不論是運輸還是儲存,都得嚴格按照食品衛生安全標準來。
在生產加工之時,要嚴格檢查加工的原料,如果發現有變質的奶源或者不符合衛生標準的,一律不予使用。
在這個過程中,生產廠家也要嚴於律己,禁止摻雜任何違反食品安全標準的添加劑。奶製品出廠時,也要嚴格落實出廠檢驗記錄制度,任何不合格的產品都不能出廠,必須保證食品的檢驗合格證和安全狀況。
除此之外,有關部門也要嚴格落實檢查制度。一旦發現食品有安全問題,就要依法辦事,及時告知消費者和通知生產商,要求生產經營者召回產品,並對不良產品做無害化處理或銷燬。
目前,中國乳品業已開始進入到深度調整期和低谷期,據業內資深專家分析,乳製品行業的這種態勢極有可能會持續三到四年。即便前景不太樂觀,相關行業和企業還是要堅定地、一往無前地走下去。毋庸置疑的是,不論是想要挽回國民對國產奶製品的信心,還是想提高國產奶製品在國外市場的佔比,在奶源、質量標準等方面練好內功都是可持續發展的必要前提。
參考資料:
【1】中國奶製品市場質量安全問題及對策研究;【2】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制度研究——以奶製品安全的監管爲視角;【3】把住奶製品安全第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