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賽集訓基地探營:選手衝刺備戰,有人每天訓練超12小時

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即將在法國開幕。連日來,羊城晚報記者走訪多個廣東省內世賽中國集訓基地,探訪廣東選手們的備賽情況。

走進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這裡有多個技能大賽競賽項目訓練基地。在世賽的賽場上時間緊、任務重——有的需11個小時內從無到有造出一套製冷設備,有的要在5小時內搭建起一個網絡操作中心......爲了更好地在比賽中“爭分奪秒”,選手們只能在場下耗時苦練,有的選手每天訓練12個小時以上。

“王牌”項目培養多名世賽國手

夏天裡靠空調“續命”?更重要的是靠空調背後的他們!走進製冷與空調項目世賽集訓基地,就看到在訓練工位上,有一名選手正戴着專業的墨鏡,對製冷設備的銅管進行加工焊接。他就是此次代表廣東出征製冷與空調項目的參賽選手阮康。

據悉,作爲廣東“王牌”項目,中國於2013年第42屆世賽首次派出選手參加製冷與空調項目比賽,截至目前,廣州工貿共培養4名師生代表中國參加4屆世賽該項目比賽。

在這項比賽中,選手需要按照圖紙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套系統,具備日常空調製冷、低溫庫冷凍、暖氣制熱三大功能。由於關係到製冷系統的密封性,銅管喇叭口的大小不允許有一絲一毫的誤差。

只見阮康熟練地點燃焊接槍,對着工作臺上的銅管進行加工。每加工一段時間,他都會停下焊接槍,對銅管的變化進行觀察。對於阮康來說,這只是基本功,他平均5分鐘就可以完成一處銅管的連接。

阮康表示,早在一個月前,他便已經進入“衝刺”狀態,每天7點起牀,8點進基地訓練,晚上10點後纔回宿舍,每天至少訓練12個小時。

“與其他項目不同,製冷與空調項目更考察選手的綜合能力,要求選手是個‘多面手’。”站在一旁的鄔海彬表示。鄔海彬是全國第二屆技能大賽制冷與空調項目的金牌得主,也是此次世賽該項目的備選選手。他表示,選手在賽場上需要充當管道工、焊接工、電工、電子工、鉗工等多個角色,對選手的技能與體能是雙重考驗。

吸引港澳參賽選手慕名而來

在集訓基地中,現場還出現了不少港澳代表隊參賽選手的身影。

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制冷與空調項目香港專家、香港機電工程署空氣調節高級督察林秉升表示:“廣州技工院校給予了我們許多的幫助,比如在合作的過程中,我們開展了聯合訓練。藉助廣東的參賽經驗,能很好地提高參賽選手水平。”

香港機電工程署見習二級技術員鍾子洋是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制冷與空調項目香港選手,對於聯合訓練他感慨良多:“這裡的設備很齊全,選手和教練也很厲害。通過聯合訓練,我學到了很多技術,對參賽也更有信心了。”

其實穗港世賽技能人才間的交流與合作並不是首次,穗港機電人才發展合作於2018年開啓,穗港雙方已聯合舉辦製冷空調、電氣裝置、樓宇裝備、汽車技術等各類培訓班共30期,累計爲香港培訓超過550名技能人才。

在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和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中,在廣州的助力下,香港取得3個優勝獎,實現歷史性突破。

“兩個轉化”促進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作爲國內最早接觸和參加世界技能大賽的院校之一,開展世賽成果轉化對做好技能人才高質量培養工作至關重要,廣州工貿多年來也摸索出一套世賽成果轉化的經驗。” 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院長李紅強表示。

李紅強介紹,廣州工貿將世賽技術標準轉化爲學院技能人才培養標準,把世賽選手的培養路徑轉化爲技能人才培養的路徑方法,通過“兩個轉化”促進了學校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廣州工貿以“工業+信息”雙專業組團辦學爲導向打造“智能製造·數字服務”大專業格局。緊跟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需要和廣州“製造業立市”需要,與廣東戰略性產業集羣所需高技能人才相適配。

良好的人才培養成效也充分體現在學生充分就業、高質量就業上。近年來,廣州工貿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9%以上,受到華爲、廣汽集團、小鵬汽車等知名企業的青睞。

文|記者 周聰 通訊員 粵仁宣圖|記者 何昱視頻|記者 周聰 王炯勳 周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