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只許國營事業「中國臺灣」,不準「馬先生」回老家祭祖?(陳長文)
前總統馬英九。(本報資料照片)
兩岸從兵戎相見,到互不往來,到如今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要踏上大陸地區的土壤,這不論是從中華民族的歷史,乃至於世界地緣政治來說,都有重大的意義。
臺灣內部的政治人物,多以對選舉的影響,來定位馬總統回大陸老家祭祖的行程。有國民黨人士擔心馬總統被抓住小辮子「不如不去」;民進黨人士則爲了累積相罵本,提出一個無限上綱的標準,要求對岸稱呼馬英九「總統」,否則就是喪權辱國。
心胸狹窄的人心知肚明,北京稱呼「馬總統」,就等於是承認中華民國的主權,遺憾的是,這在可預見的未來仍是不可能做到;因此,部分民進黨人的潛臺詞就是,既然只能被稱呼「馬先生」,那馬總統何必要去? 或可舉此例來對比:民進黨執政下,包括國營事業到對岸申請智慧財產權,以「中國臺灣」自稱;國營事業是由政府控制,民進黨政府可以爲了商業利益接受「中國臺灣」,卻不贊成馬前總統爲了兩岸和平而被稱「先生」,這樣的州官標準,未免也太矛盾。
在民進黨主導的政府與對岸近乎堅壁清野的今天,馬總統訪陸,將成爲期待和平民意的一個出口,提供臺灣人民完全有別於民進黨的一個選項。近來臺灣民意顯性表態「要和平,反臺獨」,而從北京歡迎馬總統訪陸也可看出,對岸同樣希望和平、避免戰爭,這就讓中華民族的血濃於水,有了合適的土壤。
但另一方面,戰爭固然有大小強弱之分,兩岸要和平則無此差別。此外大陸當局既希望「和平統一」,就不該有上對下、強欺弱的心理。臺灣早已解嚴並終止「戡亂」,不將大陸共產黨視爲「叛亂」,北京也應該在精神與心理兩個層面解嚴,撤除緊鄰臺灣的飛彈,乃至於將部隊後撤到一定的界線,藉以穩定臺灣永不稱獨的現狀,宣告兩岸和平的新時代,靜待歷史條件成就而出現的和平統一或良制一國。如此,臺灣人民也不需要外來的和尚教我們「全民學AK」。
武統是「霸道」,和平統一則是「王道」,而王道的標準是「近者悅,遠者來」;簡言之,大陸人民幸福快樂,臺灣人民也就沒有拒絕統一的道理,這也就是所謂「良制一國」的意義。
臺灣人民不羨慕大陸,會覺得統一是「打壓」;但若欣羨大陸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成就,自然也會對統一有所向往。有論者謂「良制一國」是拒統的託詞,其實大陸的發展突飛猛進,已經給臺灣很大的壓力了,肩負偉大民族復興的習總書記應該有信心以和平方式成就『良制一國』的最後一簣!雖然習先生下星期沒有會晤馬先生的行程,筆者希望他看的到筆者的建議。
(作者爲海基會創會秘書長、良制一國信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