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臺灣倚美 出錢賣命(黃齊元)

在臺商加速前進美國的同時,我們應思考臺灣長期的定位和利益。(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川普2.0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關鍵是投資美國,振興製造業,這就是遊戲規則。我們不要認爲美國半導體制造不可能成功,30年前美國也看不起臺灣半導體實力,結果呢?

「美國製造」的極致目標是半導體,而不是手機或電動車。美國要的是最尖端製程,和臺灣同步,必須把臺灣產業鏈及生態系完整外移,纔可能成功。

川普民主放兩旁、利字擺中間,對他來說美國一定要有好處,這就是交易。問題是,臺灣的好處在哪裡?美國可以做無本生意,但臺灣總不能做虧本生意。臺灣熱衷打造「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註定是賠本生意。川普會感謝臺灣嗎?有沒有承諾臺灣安全?半導體產業鏈東移後,他會將臺灣一腳踢開。

臺灣和東歐國家進行晶片外交,扶植他國科技,雖換回道義聲援,但在實力外交原則下,對臺灣毫無助益。民主不能當飯吃,然而全世界只要講「民主挺臺」,就可以騙到臺灣半導體技術。

臺灣以硬體制造見長,在美國半導體產業鏈中扮演軍火供應商角色。短期內,臺灣AI供應鏈會有暴利,如同美國國防軍工體。但從長期來看,如果臺灣不能建立完整的AI應用生態系,只會肥了別人、瘦了自己。

DeepSeek崛起,徹底改變市場競爭環境。大陸推動以科技爲引擎、民企爲核心的經濟轉型,大力發展開源AI生態系。大陸和美國科技的距離愈來愈近,反觀臺灣和大陸的實力愈來愈遠。

臺灣擁抱美國、抵制大陸,只會讓自己更加邊緣化。連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都知道中國市場的重要,寧可放棄參加川普就職典禮,留在大陸與年輕企業家切磋;其他如蘋果、超微、高通執行長等近期也紛紛訪中、加強彼此關係。

現實是我們與美國愈靠近,世界朋友會愈少。美國是損友,但卻是黑幫老大;講好聽,我們是老大的打手,但充其量只是小弟。臺灣身分好比小三,只能滿足老大無盡的需求,但地位薄弱,得不到任何實質承諾;現在搬去和老大同居後,價值更會遞減。

美國已成全球公認的惡霸,以戰略利益爲名公開掠奪各國資產,從歐盟到東南亞,人人保持距離。有些國家如日本雖不敢公然疑美,但私下都有兩手準備,只有臺灣一廂情願。臺灣命運好比北韓幫俄國作戰,代價慘重;別人只是賣命,不像我們還要出錢出技術。

在臺商加速前進美國的同時,我們應思考臺灣長期的定位和利益。就像紅色供應鏈侵蝕臺灣利益,有一天美國AI智慧機器人供應鏈也會取代臺灣。亂世之中,臺灣倚美苟存並沒有錯,但長期還是要爲自己的出路着想。

(作者爲臺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