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臺美國安會談 美國一魚三吃(呂志翔)

美臺國安高層會談落幕,美國摸摸頭,蔡英文政府的國安團隊眉飛色舞,達成的實質效益仍是諱莫如深。(圖/中央社)

臺美國安高層會談落幕,美國摸摸頭,蔡英文政府的國安團隊眉飛色舞,雙邊關係似乎又有所突破,但達成的實質效益仍是諱莫如深,倒是民進黨「大內宣」的想像力令人歎爲觀止。例如欲凸顯會談地點有進展,但實際上我方代表此次仍未能進入華盛頓特區,於是「大華府地區」、「首都圈內」等名詞紛紛出籠,華府一夕之間變大了,予人無限想像空間。

年度臺美國安高層會談於21日在美國在臺協會(AIT)總部舉行,美方一改過去不公開的模式,事先就透過《金融時報》釋放訊息,並開放媒體拍攝美臺官員進出會場。在美中關係最緊張時刻,拜登政府高姿態進行最敏感的臺美國安高層會談,除了貫徹以「臺灣牌」牽制中共的既定策略外,還兼具「一魚三吃」的效應:向國內鷹派反中勢力展現其支持臺灣對抗中共的決心;警告中共對臺灣不要輕舉妄動;彰顯其對臺灣的堅定支持,消除臺灣內部疑慮。

對因九合一選舉慘敗陷入困頓的民進黨政府而言,美方的安排可謂天賜良機,可強力釋放臺美關係大躍進的有利訊息,扭轉內部頹勢。因此,會議的半公開模式、美方官員層級、甚至會議地點都被解讀爲特殊溝通管道檯面化、美國戰略模糊更趨清晰、雙方溝通規格拉高至與美中會談相當。

國務院、國安會、國防部,美方涉臺決策官員確實傾巢而出,包括副國務卿雪蔓、國家安全會議副國家安全顧問範納與印太事務總監坎貝爾、國防部助理部長瑞特納等,但這份耀眼名單終究缺少最重要的國務卿與國家安全顧問。

AIT總部位於北維吉尼亞州的羅斯林,與華盛頓特區只有一河之隔,爲了彌補未能推進蛋黃區核心的缺憾,民進黨強調會談能在大華府區或首都圈內(Inside Beltway)舉行已是重大進展。首都圈內指環城495號高速公路內的區域,涵蓋馬里蘭州、維州及華盛頓特區,通常暗示與聯邦政府、國會有關的官員、利益團體、媒體、遊說者或工商業人士,民進黨過度延伸反而自曝其短,到底無法如其他國家官員一樣自由進出華府。

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透露,他在擔任國安顧問時,曾於2019年5月與臺灣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李大維,在國安會辦公室所在的「新行政辦公大樓」會面。波頓表示,「我們在美國政府大樓內應該想見誰都行,這想法很過分嗎?」因此,民進黨現在大吹大擂的會談層級與地點並沒有超越2019年的門檻。

民進黨主政所能強調的臺美關係成果都偏重象徵性,這次臺美高層國安會談理應涉及國人最關切的安全、外交與國防等重大議題,蔡政府卻只在形式、地點、層級等象徵意義層面大做文章,拒絕透露、說明會談的具體內容與意義。

外交部長吳釗燮在立法院表示,臺美溝通無礙,但是會議內容基於雙方默契,不對外說明。其實這是濫用行政及外交特權。以最近中共氣球飄浮到美國事件爲例,拜登政府就向國會兩黨領袖、參衆兩院的情報委員會主席與資深委員簡報,外交部至少應效法美國,以秘密會議方式向相關立委說明。

到目前爲止,唯一公開評論臺美國安會談的是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他僅表示,臺美擁有非常重要的「非官方」關係,美國定期與臺灣對口往來,以及美國基於《臺灣關係法》、美中三公報及「六項保證」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因此,非官方、一中政策仍是美國對臺政策主軸,看來並未鬆動。

相較於雪蔓的嚴謹表情,吳釗燮在媒體前得意的燦爛笑容令國人印象深刻,也成爲臺美國安高層會談的最大標記,他有責任向國人講清楚、說明白會談的實質內容與成果,而非只是一場配合美國演出的外交秀。(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