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臺海政治的難解與必解(周天瑋)

(示意圖/shutterstock)

春秋戰國時期,共主衰微,內外多事,諸侯各邦由於歷史源流和地理環境各不相同,文化取向形成差異,乃至於地緣政治分庭抗禮。25個世紀後的今天,臺灣雖小,可臺海政治繁複萬端,乍看之下,疑似東周的縮影。

首先,臺灣海峽天險成爲一道屏障,遠甚於滔滔漢水、滾滾長江。臺灣的近代現況,和東周當時楚國雷同,幾度假藉天險,和中原對峙。

其次,臺灣力量雖小,但戰略價值極高而成爲美中兩國必爭,猶如戰國時代楚地之於東方的齊國和西方的秦國,兩個大國爭霸形勢的再現。

楚國立國,正統性不及中原各國,但和中華民國一樣大有來歷,隔海之興,傳奇不衰。楚國更間或與齊國結盟,恰似臺美日關係緊密,而中方難以制約。

如果不看楚國,僅只討論中原,鄭國和衛國的地位與臺灣又有着幾分類似。夾雜在大國之間,鄭、衛的外交和戰略難以獨立施展,因而國民能量導向經濟與文藝。

再進一步細看臺灣,由於大陸移民播遷,因而背景類同春秋宋國,保存殷商前朝文化。世代遺民傳承,使得臺灣富於多元魅力,而內政複雜。

綜合觀察,臺灣的政治軍事地位似楚而形成戰略隔絕;文化經濟似鄭、衛而擁有科技與美學實力;遺民傳承似宋而先來後到、多寡不一。一個臺灣,幾乎揉合表現東周四邦的特徵,加上齊、秦兩大超強介入操作、尺寸必計,因而臺海糾纏不清,極爲難解。臺灣政治和臺海戰略,自洽性薄弱,意志不集中,在可以預見的將來,無法取得安定。

馬英九和蔡英文前後兩位總統,最近在同一時間,一位西進神州,另一位過境美國。可馬英九似乎主要代表着宋國遺民,而蔡英文貌似揮舞楚國旗幟。力量分屬,有如內政「兩國」論,不但反映着矛盾的激化,並且透露出「臺灣共識」的表象存在,而「臺灣論述」的實質缺席。

美國可依而不可靠。換句話說,美利堅可以做浪漫情人,但不是最理想的結婚對象。在美方轉軌「反中」的此刻,小英政府向華盛頓一面倒,小喬初嫁,東風乘便,可那僅僅掌握到了一時大局。天下事往往在執行力度,美國風向善變,拜登政府的政策優先和國安執行尤其荒腔走板,全世界肉眼都看得清清楚楚。

美國如果在2024年不能選出睿智而幹練的新政府,國力必將直線下墜到2028年,那便意味着中國大約已經又掌握到10年的戰略機遇期。假設中國掌握成功而臺灣仍然繼續現行「楚國模式」,2030~32年泰半將會面臨臺海空前緊張。

所謂「一中」,中共最後說了算。美國如今只稱臺灣,沒有中華民國。換言之,馬英九此行在大陸取得的,屬於「鳥籠統戰」成果。中共針對中華民國和九二共識給予任何模糊空間,都在鳥籠之中。中共有統戰部,也有「鳥籠經濟」理論,但是沒有「鳥籠統戰」之說。這個名詞在本文首次自創提出,是便於說明性質,沒有褒貶。在鳥籠裡面可以跳,吱吱喳渣也不要緊;鳥籠外面,體制本質紋風不動。

戰國時期內亂兼併,到頭來時不我予。臺海之爭從難解到必解,有多少年?

(作者爲美國法學博士、加州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