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管戲精兩岸點火 升高對抗(陳建仲)
陸船翻覆事件真相未明,立法院內政委員會4日邀請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左)等人進行專題報告,右爲內政委員會召委高金素梅。(合成圖/劉宗龍攝)
金門陸船翻覆事件爆發至今,不但真相未明,陸方和我方後續歷經15輪協商仍然觸礁,海委會本應管控危機、妥善處理,但主委管碧玲卻說詞反覆,政治動作不斷,不但升高朝野對立,更擅改立法院專案報告名稱,造成原本單純的海巡執法事故演變成行政、立法體制之爭、金廈海域執法權之爭,甚至上綱到兩岸主權之爭。
管碧玲用搞選戰的手段處理高度敏感且專業的海上碰撞事件,把金門事件變成手中的火把,到處點火,既模糊了事件、搞僵了協商,也搞壞國會議事體制、煽起朝野對立,可說是做了最壞的示範。
大陸網民罵管碧玲是「戲精」,從2月14日事發至今,管連環發招,企圖導引各界對事件的認知,確實是民進黨內最擅長「乾坤大挪移」絕技的箇中翹楚。立院內政委員會4日邀請海委會、陸委會等機關針對「金門撞船案:翻船執法過程及後續處理」進行專案報告,海巡署卻將交給立院的報告名稱自行改爲「取締大陸籍快艇事故案」,在野立委指責管藐視國會,但管反嘲:「撞船事件是中國最想要用的名稱」,立即回贈紅帽一頂,拒不道歉。
此例一開,今後民進黨官員只要搶佔反中高地,立院在野黨的監督都可能被指責爲「中共同路人」,如此一來,立院將紅帽漫天。
管碧玲在立院「口蜜腹劍」式的答詢,在被指責私訊召委高金素梅,想用海巡原住民同仁的升遷交換同意她擅改專案報告名稱時,管不但不道歉,反指因高金是原住民立委,才表達對原住民海巡人員的關心;高金不願意條件交換,等於捱了一記悶棍。當媒體詢問管遭國臺辦發言人點名「極爲冷血」時,管伸手摸了記者的臉,反問「看看我的體溫」。如此輕挑的失格舉動,連同黨立委都看不下去。
迴歸金門事件本身及善後協商,我方代表如感受到陸方談判立場強硬,結合大陸海警、海監船艦在金廈海域強勢進入我限制及禁止海域,欲壓逼我方在協商中低頭道歉、賠償、嚴懲,海委會和陸委會大可和立院協商更改報告的題目和日期,甚至做不公開的背景說明。但管碧玲不循體制,不肯認錯,在她眼中,在臉書發文比到立院說明更優先,一句「一切交付公論」,在野黨的監督就可以不當回事。難怪立院同仁嘲諷管自信扛着反中大旗,既能保位,還能進取高雄市長寶座。
問題是,民進黨當局應該努力讓金門事件儘快落幕,而不是讓火越燒越大。針對兩岸關係和國安議題,不能用選舉腦亂指揮,爲了對內交待、派系競爭而採取硬拗和無勝算的升高對抗。遺憾的是,民進黨似乎認定了每次操作兩岸議題,民進黨總能得利,於是陸委會、海巡署4日的報告不但稱「海巡人員依法執行職務,過程並無不當」,還倒打陸方,要求「陸方應加強管理三無船舶,避免憾事再度發生。」
在金門陸船翻覆事件發生前,兩岸在金廈水域各自執法,事件之後,對岸已不承認有此默契。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在剛結束的中央年度對臺工作會議中,首次不提「兩岸一家親」,將「反對臺獨」改爲「打擊臺獨」,透露了對岸對民進黨政府近年來操作兩岸議題手法的敵意和怨懟累積日深。如今海峽中線已形同虛化,金門事件本應力求圓滿以恢復金廈海域秩序,民進黨不能因政治利害的算計,無視對岸反制力道可能帶來的後果,金門事件善後仍應迴歸專業、顧全大局。(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