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水利工程:投資是三峽的28倍,一旦建成可惠及4億國人!
南水北調工程是解決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項目,該工程的投資是三峽大壩工程的28倍,如果南水北調項目可以建設成功,那麼,該工程將惠及全國4億多人口。但是你知道南水北調的建設難度究竟有多大嗎?
世界最大水利工程:南水北調
南水北調工程是我國爲了解決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而投資建設的項目,該工程方案早在1952年時就已經提出來了,後來在1958年時,該項目得到了國家批准建設的答覆,也是在這一年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南水北調這一概念。
1991年4月,“南水北調”項目被列入十年規劃當中,1992年10月,該項目成爲中國跨世紀的骨幹工程之一,2000年6月5日,經過幾十年的研究,該工程的總體格局定爲西、中、東三條線路,分別從長江流域的上、中、下游進行調水。
12月27日時,南水北調工程正式開工。該工程規劃區涉及到華北平原、淮海平原以及西南地區三大地域,惠及人口將超過4.38億人,調水規模將達到448億立方米,在規劃中,東、中、西三條幹線的總長度達到了4350公里,其中東線和中線的一期工程幹線全部長度爲2899公里,目前南水北調中東、中兩線工程已經完工並且開始向北方地區進行調水工作,而西線工程尚處在規劃階段,還沒有開工建設。
南水北調工程的三線規劃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該工程是從長江中最大支流-漢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庫進行調水,該水庫橫跨湖北與河南兩個省份,曾經是亞洲大陸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主要是由漢江庫區以及丹江庫區兩庫組成,總面積達到了846平方公里,因此,該水庫又被稱爲“亞洲天池”。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自2003年開工後,就在丹江口水庫東部沿岸的工程渠內開挖乾渠,在經過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後,沿着華北平原的中西部邊緣開挖隧道,通過隧道穿過黃河之後,沿着京廣鐵路的西側一直北上,直到流進北京。
在2013年12月25日時,中線幹線的主體工程基本完工,爲全線通水奠定了重要基礎,到了2014年12月12日,該工程正式建成、完成通水。這條輸水乾渠主要流經河南、河北、北京以及天津四個省市,其供水範圍總面積達到了15.5萬平方千米,全部長度爲1277公里,其中僅天津段輸水支線長度就有155公里,爲解決這四省市的水資源短缺問題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截至2024年9月10日凌晨,該工程已經累計向天津市提供超100億立方米的水資源,惠及了該市1300多萬人口。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該工程是從江蘇省揚州市境內的江都水利樞紐進行水資源提取,該水利樞紐於1961年開工興建,是一個具有灌溉、排澇、通航、發電等作用的大型水利樞紐,爲改良江蘇沿海地帶的鹽鹼地做出了突出貢獻。
正是因爲江都水利樞紐具有如此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國纔將這裡作爲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起點。
這個工程通過該水利樞紐從長江干流中提取水資源之後,沿着京杭大運河以及與它相平行的各河道進行輸水,並把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以及東平湖連接起來,以此來作爲調蓄水庫使用。
這些水資源在進入到東平湖之後,分散爲兩路運輸,其中一路向北穿過黃河之後,自流到天津市,而另一路則是向東經過新開闢的膠東地區輸水乾線,與引黃濟青渠道相連接,向煙臺、威海等城市輸水。
整個東線工程的調水規模爲148億立方米,共計投資420億元,於2002年12月27日動工建設,該工程創造出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泵站羣,該泵站羣工程分爲三期進行建設,第1期工程總共增建了21座泵站,工期爲6年,在進行第2期建設時一共用了3年的時間,增加了13座泵站的建設,第3期工程在2期基礎上又用了5年的時間增建了17座泵站。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於2013年正式通水,截至2023年4月29日,該工程累計向山東省調水超60億立方米,惠及沿線6700多萬人口,保障了沿線地區的高質量發展。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該項目是指從雅礱江、大渡河等河流中抽調水資源,然後通過輸水隧道的形式將水源補充進黃河上游,以此來解決西北地區以及黃河中上游的水資源短缺問題。
西線工程規劃調水規模170億立方米,靜態總投資爲2566.73億元,主要爲上線、下線組合的調水方案,上線是由大渡河、雅礱江聯合調水40億立方米到賈曲河口,線路總長度爲325.7千米,下線則是從大渡河雙江口水庫調水40億立方米進入洮河,線路總長度爲413.5千米。目前該項目還處在前期論證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階段,尚未動工建設。
南水北調建成後的重要意義
南水北調作爲我國的戰略性工程,有着極其深遠的意義。其中最首要的就是解決了我國北方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有效的改善了北方當地飲水質量。
要知道,以前北方的一些地區由於自然原因,其地下水的水質並不是特別好,像高氟水、苦鹹水中就含有一些對人體不利的有害物質,但是由於水資源短缺,人們不得不依靠這些水來生存,而進行南水北調之後,就可以更好的保護當地人民的身體健康,同時也使得北方地區逐漸往節水、防污型社會發展。
北方地區水資源豐富起來後,還有效促進了各地區間的城市化進程,尤其是東線工程通水之後,更是推動了環渤海地帶及黃淮海平原東部地區的經濟進步,鞏固了蘇北及魯西商品糧基地的地位,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從而優化了產業結構,進一步推動了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而且,南水北調工程還可以很好的優化水資源配置、增加水資源的承載能力,從而促進區域之間可以協調發展,沿線省市也可以抓住機遇,有計劃的實施農村生活水源置換,以此來推動鄉村產業的發展,從而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縮小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實現共同富裕。
除此之外,南水北調的建設對我國的的生態環境也有着重要意義,由於調水之前北方的地下水資源比較短缺,因此,當地的溼地和生物多樣性發展狀況並不是特別好,而南水北調之後可以有效地補回北方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從而改善當地因缺水而惡化的生態環境,恢復各河流、湖泊等水體的自然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