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將推動總投資40億元在建水利工程,堤防匡算投資約84億元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彭敏靜 珠海報道
10月29日,珠海市推進水利防潮(洪)減災體系建設和提升抵禦颱風、風暴潮災害能力情況新聞發佈會舉行。
珠海市水務局副局長曾文清表示,珠海現已基本建成“外擋內蓄、排蓄結合”的水利防災減災體系,通過建設聯圍堤防、水閘和泵站,抵擋天文大潮、颱風暴潮以及上游洪水的襲擊。同時爲防止因極端暴雨天氣造成內澇,在內水無法自流外排時,通過泵站強排方式排出內河積水,控制內澇災情。
當前,珠海市累計外江堤防總長約364公里、外江水閘156宗、排水泵站114宗、山塘水庫80座、截洪溝82.4公里,基本實現城區防潮洪標準達到100年一遇、其餘區域達到20—50年一遇目標,全市海堤達標率92%,遠高於全省平均達標率80%的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十四五”以來,珠海市先後完成乾務赤坎大聯圍平沙新城堤段、十字瀝-珠海電廠段、乾務聯圍段、打銀咀段,小林聯圍示範段,白蕉聯圍白藤大閘兩岸堤段,中珠聯圍新圍仔-掛定角段等海堤百年一遇提升建設,累計建成100年一遇海堤76公里。至2024年,珠海市積極籌措增發國債、超長期國債、地方專項債和市區財政資金,積極推動石角咀水閘重建工程、乾務赤坎大聯圍平沙東堤、平沙西堤、十字瀝泵站、大涌水閘重建工程、井岸下段,小林聯圍斗門段、紅旗段、礦山閘泵段,白蕉聯圍界河水閘重建工程等17宗海堤、水閘、泵站等防災減災在建工程建設,進一步提升水利防潮(洪)減災體系。
曾文清表示,針對珠海市防洪潮治澇設施設防標準偏低,防洪排澇設施短板突出、非工程措施仍存在薄弱環節等問題,下一步,珠海將努力建成“安全、綠色、智慧、韌性”的水利防災減災體系,爲珠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和保障。
在構建高標準防洪潮體系方面,珠海以《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規劃》等規劃爲引領,按照“全面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對未達標或存在險工險段堤防實施達標加固建設,進一步提升防災減災能力。
曾文清表示,未來幾年主要推動以下幾個版塊的防災減災水利工程建設:一是繼續推動現有17宗、總投資40億元在建水利工程建設;二是加快推動投資約20億元納入省大灣區堤防鞏固提升工程的項目和投資約4.9億元6宗項目的前期立項工作,爭取早日開工;三是通過聯圍立項的方式推進剩餘海堤的提升建設,爭取上級資金支持,涉及堤防總長約216公里,匡算投資約84億元。
在推進城市內澇系統化治理方面,珠海將採取完善截洪溝建設,增強水庫山塘防洪調蓄能力,挖掘現有水系、溼地、綠地雨水調蓄功能,構建城市雨水調蓄體系;新增或拓寬現有渠道,提升河渠行洪能力;持續推進雨水管渠改擴建工程,提升城市排澇能力;有序開展城鄉重點澇區整治,逐步完善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防洪排澇體系。
此外,珠海還將利用數字孿生和大數據等新技術,完善“四預”體系,對潛在風險早發現、早預警、早應對,最大程度地減輕災害損失,保障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健全市、區、街道三級組織體系,加強日常監管和長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