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風格切換在即,“科特估”能否引領下一段行情?三大信號仍待驗證,十大券商一週策略來了

上週行情有所分化,指數整體漲跌不一,科技爲代表的科創50指數相對較強,小盤股整體表現好於大盤股和中盤股。週五盤後央行公佈5月金融數據,僅社融存量同比企穩,其餘均有所下行,其中M1同比-4.2%,前值-1.4%。

本週市場成交量能否有效釋放?短期能否出現持續性較好的板塊?且看十大券商一週策略:

1、中信證券:三大信號仍待驗證,三季度有望迎來拐點

當前A股正處於現實驗證驅動的階段,價格信號依然偏弱,外部信號仍趨複雜,政策信號有待明確,市場的存量博弈和配置保守化特徵更加明顯,且各行業內部的個股分化大於行業之間的板塊分化,隨着三大信號在三季度逐步驗證,A股有望迎來拐點,配置上,拐點明確之前建議聚焦績優龍頭,之後配置重心建議從紅利低波轉向績優成長。

首先,價格信號依然偏弱,內外需繼續分化,且控產保價的起效仍待數據驗證;部分核心城市房價有企穩跡象,但仍需去庫存和穩市場的政策接力。

其次,外部信號仍趨複雜,近期美元走強下人民幣匯率被動承壓,而外部地緣擾動對市場風險偏好的壓制還需要時間消化。

最後,政策信號有待明確,三中全會漸近,改革預期升溫,預計重點在財稅、國企、金融等領域,以及新質生產力的配套體制改革方向。

2、中金公司:預期最爲悲觀時期已經過去,中長期改革關注度提升

從結構表現上,市場震盪期間科技創新領域受政策預期催化等影響成爲結構亮點,伴隨集成電路大基金三期成立、大飛機基礎研究基金設立等,投資者對科創領域的關注度有所擡升。

展望後市,今年投資者預期最爲悲觀時期已經過去,2月以來的修復行情雖有波折但仍有望延續,下半年財政與貨幣協同發力是重點,地產仍是市場關鍵“勝負手”。當前中長期改革關注度提升,7月即將召開的三中全會有望進一步明確中長期改革方向,資本市場改革也正在有序推進。伴隨近期指數調整,當前A股市場估值具備較好吸引力,對後續市場表現不必悲觀。

配置方面,短期有政策紅利預期的科技創新領域,尤其是具備產業自主邏輯的板塊有望表現相對活躍;外需較好背景下出口鏈行業和全球定價資源品仍有配置機會;紅利資產近期雖有調整但中期趨勢未變;新能源等綠色板塊重點關注近期產業政策的邊際變化,有助於逐步扭轉投資者審慎預期。

3、海通證券:從高股息到高端製造

自21年2月以來,在市場波動較大的背景下,高股息策略跑出顯著的超額收益,逐漸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目前高股息板塊的強勢表現已經持續超過3年。

本輪政策託底之下,基本面拐點有望得以確認,市場或將走出休整蓄勢的階段,進入新一輪的上漲行情,市場風險偏好有望擡升,高股息的性價比或有所降低。

隨着基本面和資金面的逐漸改善,估值低、配置低、業績彈性更大的白馬板塊或將佔優。白馬中優勢不斷增強、業績確定性高中國優勢製造板塊有望成爲中長期主線。得益於我國在製造業產業基礎和人力資本方面的豐厚積累,中國製造的優勢不斷增強,24年前4月鐵路、船舶、航空設備製造的企業利潤同比大增40.7%,汽車製造同比增長29.0%、計算機、通信設備爲75.8%,遠高於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同比增速4.3%,反映本輪經濟修復進程裡製造的板塊復甦更爲強勁,對應到A股企業盈利上確定性也更強,或成爲經濟和股市的中長期主線。具體可關注出口競爭力明顯的中高端製造,以及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科技製造。

汽車、家電、機械等行業爲代表的中高端行業有望成爲經濟和股市的重要主線。

科技製造有望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首先,AI技術賦能推動消費電子復甦開啓。其次,AI浪潮帶動半導體週期回升,半導體行業景氣向上。另外,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三期已於5月24日成立,預計將促進我國先進製成領域的技術突破,半導體設備和材料領域也將受益。

4、申萬宏源:“科特估”行情要“買預期,賣兌現”,廣義高股息資產纔是2024年主線

短期“科特估”催化的科技成長行情有所表現,一些近期被忽視的基本面改善借勢發揮。科技成長基本面確實在底部區域,但高彈性改善的線索尚不清晰。“科特估”行情可能也要“買預期,賣兌現”。

5月下旬以來,A股市場核心交易線索是內外需改善未形成共振,基本面預期下修。結構上,市場是先回歸了廣義高股息投資;而後纔是科技反彈,高股息補跌。高股息是主線,科技是輪動。

繼續強調廣義高股息資產纔是2024年的主線。繼續建議底倉配置電力、電網設備和煤炭,有色、銀行、核心白酒回調是配置機會。科技和出口鏈中的Alpha資產(科技:算力龍頭、AI手機、汽車IT,出口鏈中品牌力提升的個股)值得保持配置,但板塊全面機會可能要等到24Q4。

5、中銀證券:紅利資產長期邏輯仍未打破,“科特估”政策預期催化下槓鈴策略有望延續

短期來看市場依然具有一定的支撐。分子端,中報盈利增速大概率回升。分母端,海外降息預期下修,7月前市場政策預期升溫:聯儲6月再度維持目標利率區間不變,但點陣圖顯示年內降息預期大幅走弱。當前來看年內降息一次甚至不降爲市場主流觀點。雖然聯儲對於“首降”時點較爲謹慎,但關鍵指標核心通脹及就業均處於邊際走弱的態勢,對於A股而言,“首降”時點來臨之前,市場整體上均處於降息預期交易過程之中,利於全球配置資金的流入。

7月三中全會之前,改革預期或將迎來邊際升溫,市場風險偏好或有支撐。6月以來,紅利資產及微盤股交易擁擠度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行,市場出現了槓鈴擴散的階段性交易行情,當前來看,各類主要資產交易擁擠度已從高位回落,紅利資產長期邏輯仍未打破,“科特估”政策預期催化下,槓鈴策略有望延續。

6、中信建投:“科特估”能否引領下一段行情?

目前市場雖然不具備快速上攻的基礎,但也沒有系統性風險的因素,疊加本次反彈行情自2月初開始,管理層始終強調對資本市場的呵護態度,隨着進入中報披露期,投資者風險偏好將逐步調整,市場將逐步轉向對基本面和無風險利率的關注。

國內經濟恢復動力尚待鞏固,市場對7月份重要會議的政策力度期待更高。國際方面,歐洲政治風向或將改變,未來全球化格局備受挑戰,國內同時也在加速供給側改革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以應對逆全球化的挑戰,最近市場出現的新詞“科特估”就是針對未來新質生產力的戰略性方向,而且無論央行對於科技型企業的再貸款還是國家大基金三期的產業資本,都說明未來在戰略產業上或將加速自主可控的突破,資金或將逐步提高相關方向的關注度。

下週市場大概率維持震盪,短期應注意倉位和配置集中度的控制,把握幾個方向的輪動:1、財政發力主線方向,房地產“三大工程”、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2、中期漲價邏輯且調整較充分的化工、有色、資源和公用事業;3、基於出口數據的平穩復甦,建議關注持續向好且具有業績彈性的出海方向;4、高股息紅利方向;5、新質生產力所衍生的“科特估”所代表的戰略性科技成長方向,中國自造(如高端裝備和新材料等)和先進智造(如AI和生物技術等)。

7、招商證券:“科特估”怎麼估?AI相關領域核心標的估值提升空間更大

近期“科特估”這個概念橫空出世,但是科技股的估值,按照不同的階段,可以分爲現金流型科技股,週期型科技股,賽道型科技股,不同的科技股估值方法不同,現金流型科技股通常使用(P/OCF,P/FCF)等估值指標,受到無風險利率影響較大。

週期型科技通常使用PEG的估值視角,受到自身產業景氣趨勢的影響較大。賽道型科技通常用未來市值貼現模型(FMvD)進行估值,受到產業滲透率提升概率,實現的年限,未來市場規模等綜合因素影響,也受到無風險利率的影響。

當前的情況來看,如果美聯儲逐漸進入降息週期,香港的恆生互聯網、恆生科技有望估值提升;消費電子、半導體景氣度上行,對應的估值有望上行,而賽道型科技股被寄予厚望的是AI和人型機器人,目前正在耐心等待技術的進步和突破,當然如果參照AI發展更快的全球代表性公司市值,AI相關領域的核心標的估值提升的空間更大。

8、華創證券:“M1定買賣”的投資框架面臨時代背景變化,權益價值的界定應從前端景氣增長,轉向後端自由現金流的價值創造

5月金融數據,僅社融存量同比企穩,其餘均有所下行,其中M1同比-4.2%,前值-1.4%。“M1定買賣”是過去20多年A股的傳統投資框架,是經濟處於增量時代之下,以地產爲代表的信用擴張與金融聯動形成的效應。

“M1定買賣”的投資框架面臨時代背景變化,不必誇大單月M1的變化,接受信用擴張到高質量發展的流量數據影響淡化。從M1爲代表的信用擴張,轉向關注槓桿率爲代表的信用資質,其中大公司、國企信用資質更優,背後是穩健經營下的主動降槓桿行爲,以及更低借貸成本的債務置換。

權益價值的界定應從前端景氣增長,轉向後端自由現金流的價值創造,前端增長缺乏,並非意味着投資機會的消失,而是進一步迴歸自由現金流實現股東回報的價值創造本源。

配置建議:①中長期邏輯:重申後端利潤分配中自由現金流重要性上升,從當前時點往後的股利穩定性出發,家電、石化值得重視;②短期邏輯:若政策面出現利好信號,則風偏提升或帶來高低切行情,核心資產&成長彈性品種或迎來補漲。

9、華西證券:當前A股處於“相對底部區間”,紅利與科技主題或交替輪動

當前市場環境來看,部分指標已符合歷史幾輪底部行情特徵:1)估值與大類資產比價方面,最新A股估值分位數位於近三年16%分位,滬深300風險溢價接近三年均值+1std,股債收益差下行至-0.9%,接近三年均值-2倍標準差,與歷次市場底部較爲接近;2)交易情緒方面,A股成交額、換手率較前期高點已有明顯萎縮,強勢股佔比回落至18%,低於歷次底部均值;3)投資者行爲方面,上證所新增開戶數連續兩個月下滑,權益類基金髮行規模在去年同期低基數下進一步同比回落,產業資本減持規模自23年10月起即明顯下降。與此同時,A股回購積極性明顯提升。

投資策略:展望後市,從估值與大類資產比價、交易情緒和投資者行爲三方面來看,當前A股處於“相對底部區間”,指數層面大幅下行的風險有限。三季度企業盈利仍處於磨底期,投資者對於地產基本面和後續政策力度仍有顧慮,行情將在猶豫中展開,後續A股整體有望在震盪中逐步上移。風格上,紅利與科技主題或交替輪動。

後續關注點主要有:貨幣政策方面,降準降息有落地可能;資本市場方面,6月19日陸家嘴論壇,證監會將出臺的資本市場相關政策措施;改革政策上,7月三中全會或催化“新質生產力”相關主題。三季度而言,持續關注國內地產銷量和價格走勢、新增居民中長期信貸數據、9月美聯儲議息會議是否進一步推遲降息等。

10、東吳證券:市場風格切換在即,成長風格有望形成新一輪主升浪

從成長和價值風格來看,當前市場正處於風格切換的關鍵階段。過去近3年價值風格崛起的背後,是經濟預期斜率不斷調整下,高股息防禦板塊估值溢價的攀升,本輪市場風格週期在持續時間上已顯著超越了過去兩輪。當前,市場的“風格之錨”美債收益率正在築頂回落,成長風格有望佔優,以科技爲首的成長風格或將形成新一輪的主升浪。從市值風格來看,隨着大市值風格溢價的不斷攀升,同時政策趨嚴下小盤風格不確定性提升,後續市場交易的重心有望從槓鈴的兩端向中間偏移,中盤股配置價值提升。

在市場風格切換的關鍵階段,政策持續助力下,科技股有望“乘勢而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政策支持是本輪科技股行情的直接催化劑: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趨勢下,科技創新能力愈發爲國家重視,今年以來科技領域的支持性政策不斷加碼,經濟工作和金融資源進一步向科技型企業傾斜,是科技股行情的關鍵。

政策持續發力,背後是逆全球化和大國博弈的宏觀背景:政策頻發的背後是逆全球化的“暗流涌動”、大國間的博弈加劇,加之內部經濟轉型的挑戰,我國科技產業鏈自主可控發展“刻不容緩”,科技股的崛起具有現實意義。

從交易層面看,科技股符合市場偏好,估值具備性價比:年初至今市場在交易主線上,傾向於尋求一些與國內總量經濟偏弱相關的板塊,科技股正屬於政策催化且有獨立產業邏輯、對內需波動性相對“不敏感”的品種,契合市場的交易偏好,同時也具備估值性價比和海外流動性寬鬆背景下進一步上行的空間。建議關注:優勢製造業、“卡脖子”環節、“前沿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數字經濟。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子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