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機勃勃鸚哥嶺

鸚哥嶺地處海南中部山區“中心樞紐”位置,地跨白沙、瓊中、五指山、樂東4個縣市,是海南島第一大河流南渡江的發源地,被稱爲“瓊中水塔”,也是海南天然熱帶雨林保留最完整、最原始的區域之一。得益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設立,成功將海南中部山區分散的自然保護區羣連片,形成連貫生態廊道。

自2019年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創新體制機制,全面開展監測監管平臺建設、生態保護修復,強化科研支撐,構建起覆蓋試點區的森林動態監測“大樣地+衛星樣地+隨機樣地+公里網格樣地”四位一體的熱帶雨林生物多樣性系統,爲海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生態產品和生態安全保障,爲國家公園建設貢獻了“海南樣板”。

隨着國家公園建設的深入開展,在鸚哥嶺片區,一幅生態保護、綠色發展和民生改善相統一的美好畫卷逐漸繪就。

雨林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鸚哥嶺片區,沿着盤山路向鸚哥嶺深處進發,山路兩旁是遮天蔽日的五針鬆,間雜着鸚哥嶺特有的高山杜鵑花,山崖下是歡欣跳蕩的溪澗,溪畔梯田錯落有致……“除了蕨類灌木,這裡的高大喬木將越來越多。”林間,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鸚哥嶺保護區南開管理站護林員符惠全指着一株三四米高的坡壘說,作爲熱帶雨林指示性物種,這幾年種下的坡壘在次生林中長勢極好,這是熱帶雨林次生林得以修復的憑證之一。

2011年,22歲的符惠全從部隊退伍,回到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南開鄉,成爲鸚哥嶺保護區南開管理站的一名護林員。年復一年在雨林中行走,即使風吹雨淋,也要踏着山路監測、巡護、記錄,這是每一個護林員的日常工作,如今符惠全已經能準確識別300餘種動植物,還獲得了林業助理工程師職稱,考了無人機駕照,擔任鸚哥嶺多套圖鑑編委以及多所學校的雨林課堂講解員。

“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正在穩步提升。”符惠全說,多年未發現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圓鼻巨蜥重現雨林,目前在鸚哥嶺片區監測到圓鼻巨蜥種羣數量約30只,護林員與圓鼻巨蜥時常不期而遇。

走進鸚哥嶺動植物博物館,飛禽、走獸、植物、真菌類等多種熱帶雨林生物的標本展品栩栩如生。“這座博物館,是大衆認識海南熱帶雨林的一扇櫥窗,希望帶動更多人進入、認識、熱愛、珍惜熱帶雨林,讓‘人人爲雨林,人人愛雨林’的國家公園文化深入人心。”符惠全說。

“如今,保護雨林的力量正在不斷壯大。”符惠全說,鸚哥嶺分局一共有389名護林員,實行網格化管理,結合天空地一體化、紅外相機監測、水資源專項監測等多種監測手段開展森林資源保護與監測工作。自國家公園成立以來,砍樹、打獵等破壞森林資源案件發生率明顯下降。

截至目前,鸚哥嶺已記錄植物2323種、脊椎動物512種、昆蟲1276種、大型真菌232種。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鸚哥嶺分局生態保護科科員劉季說:“近年來累計發現科學新種50個,比如海南腫脈弄蝶、伯樂樹等,出版印製科普教育讀物10本。同時依託鸚哥嶺動植物博物館及研學步道,超過278家單位前來開展自然教育、研學活動。自國家公園成立以來,接待的自然教育、研學人數達2萬餘人。”

時至今日,鸚哥嶺物種記錄數據仍在不斷更新中。

新居

爲推進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發展,2020年3月海南開展排查和清退國家公園範圍內各類已有開發項目,印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生態搬遷方案》,開展處於主要江河源頭等核心保護區的生態搬遷。目前,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生態搬遷完成度超99%,將空間讓給雨林的諾言即將兌現。

“搬到新高峰村後,每人分到10畝橡膠地,政府還鼓勵我們發展林下經濟。”在大山深處生活了大半輩子的村民符洪清,在這一輪生態搬遷中感受頗深。

“以前大家住在林區,護林意識淡薄,就想着靠山吃山,毀林種地、砍伐樹木的行爲時有發生。現在搬出核心區,不僅生活便利了,還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爲破壞森林的行爲,更好地保護生態。”同時還是一名護林員的符洪清感慨道。

作爲海南省首個實施整村生態搬遷的村莊,自2017年1月起,位於鸚哥嶺腹地的白沙黎族自治縣南開鄉(原高峰村)村民陸續搬出大山,整村搬至毗鄰縣城的牙叉鎮新高峰村,118戶村民自此住進了嶄新的59棟聯排兩層民居,過上了新生活,助力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

新高峰村駐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古海明介紹,白沙還統籌資源引進優質農企,通過“政府+企業+村集體經濟+農戶”的產業模式,動員村民投工投勞建設菌菇瓜菜輪作種植基地。2022年,基地擴大至160多畝。尤其是自去年以來,在紅託竹蓀輪作間隙,新高峰村還聯動農企培訓村民利用自家橡膠林下空間種植虎奶菇。

“高峰村生態搬遷後,南開河流域水質不斷提升,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水庫’功能得到進一步保證。”白沙黎族自治縣治水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監督組組長符伯捍說。

茶園

“我們積極探索與白沙周邊社區深度融合,把生態資源稟賦變成發展優勢,將豐富的自然資源轉換成資本。”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鸚哥嶺分局局長李大江說,根據定點定位調查,海南大葉茶廣泛分佈在國家公園及周邊社區,公園範圍內有2.98萬株野生的海南大葉茶,其中南開鄉片區內分佈數量最多。

近年來,隨着熱帶雨林大葉茶市場走俏,白沙黎族自治縣自2022年起按照“政府+科研+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由當地茶葉龍頭企業海南白沙農場集團有限公司牽頭,在具有野生大葉茶資源優勢的南開鄉打造茶苗培育基地,並組織茶葉專家及農技人員進村入戶傳授育苗及管護技術。

去年4月,薄沙牌“白沙綠茶”碳標籤正式發佈,這也是海南省首個茶葉碳標籤。“經覈算,1千克薄沙牌‘白沙綠茶’的碳足跡爲15.03千克二氧化碳當量,納入茶樹碳匯後,碳足跡爲-9.22千克二氧化碳當量。”海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吳曉晨介紹,相關科研團隊對薄沙牌“白沙綠茶”茶樹種植、加工包裝、運輸銷售、消費飲用、廢棄物處理等全生命週期的碳足跡進行評估分析,由此體現碳匯價值,也爲白沙進一步培育與拓展茶葉消費市場鋪好了“墊腳石”。

“我們海南的早春茶比內地茶產區早了2個月,並且一年可採摘10個月,具備極好的季節差優勢。”海南白沙隕石坑茶業公司廠長李大強說,公司正積極推動建設茶園標準化基地,規範茶園種植管理,並打造白沙、薄沙等茶葉品牌,輻射帶動周邊的茶農發展綠茶產業。

如今,茶產業是中部山區市縣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以白沙爲例,白沙推動白沙農場和細水鄉、元門鄉和牙叉鎮等鄉鎮的綠茶規模化種植,輻射帶動4500多戶農民規模化發展綠茶產業。2023年,白沙全縣茶葉種植面積1.13萬畝,年產值1.3億元。

此外,白沙做大做強“隕石坑上的茶葉”這篇文章,相繼打響了早春茶、冬茶、有機茶、野生茶、古樹茶5張“茶名片”,茶葉類型多元化發展升級,有效推動白沙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其中,“白沙綠茶”2005年被國家認定爲原產地地域保護產品的綠色食品,“薄沙”品牌獲得各項專利達16項,帶動就業人數達5000人,實現人均增收約3500元。

一棵棵茶樹,一座座茶園,鋪就了一條前景廣闊的鄉村全面振興之路。 (經濟日報記者 王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