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學觀藝術 千夫所指,依然爲世界創作的「小野洋子」
Yoko Ono Echo of Moscow/圖 wiki
說到小野洋子(Yoko Ono),幾乎馬上會想到約翰・藍儂。當她作爲毀滅披頭四的禍水紅顏時,世人或許有時難以撥開這層是非,專注於她身爲藝術家的巨大影響力,或深入理解她如何鬆動了女性的傳統窠臼,並以近乎瘋癲卻冷靜的步伐,不畏國內外各種抨擊與毀謗,沿路插旗,高喊「我會一如往常地踏過偏見,繼續向前。」
PHOTO COURTESY OF YOKO ONO, PIRELLI/圖ANNIE LEIBOVITZ, MOMA
這種可以說是當今社會所推崇的獨立自由精神,發生在超過半世紀以前時,她要面對的卻是各種排擠、詆譭,還有憤怒的搖滾歌迷稱她爲「女巫」。不只是因爲悖離傳統道德的愛情故事,也因爲她在各方面實在超過自己的時代太多了。
比如說,近六十年前《踐踏的畫作》(Painting to be Stepped, 1960-1961)表演,她把畫作剪碎,要觀衆如對待塵土垃圾一般隨意踐踏,使人們在「藝術品有其崇高地位」的既定認知中掙扎,以行動鬆綁特權。
她秉信「這個時代的藝術,需要激進主義作爲解藥。」面對戰爭、平權、環保等等問題,或許是在頒獎典禮上致詞完後即興尖叫,或利用醜聞的名聲,讓媒體強力播送反戰靜坐等等,她透過音樂、藝術、社會運動各種形式去發聲,亟欲打破各種藩籬與限制,將自己的一切行動奉獻給世界,「對世界來說,所有創造性的想法都是有益的。」
【延伸閱讀】神秘學觀藝術 穿過幽暗的火炬手 Marina Abramovic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嗎?點選瘋設計LINE生活圈加入好友,帶你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本文由城市美學新態度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