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兩百億元公募基金託管市場競爭激烈,新晉外資託管銀行能否分一杯羹?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黃子瀟 深圳報道

歷時四年,近日,匯豐銀行(中國)的證券投資基金託管資格獲得中國證監會覈准。

至此,繼渣打銀行(中國)、花旗銀行(中國)、德意志銀行、法國巴黎銀行(中國)後,匯豐中國成爲我國第五家獲批基金託管資格的外資銀行。

新業務的獲批無疑令人振奮,現實問題卻隨之來臨——基金託管已是一箇中資銀行主導的市場。近有費率改革,遠處強者環伺,新業務有多少利潤空間,如何制定策略才能分一杯羹,作爲新進者的外資銀行需要一些冷思考。

兩百億元的市場

在公募基金鍊條中,管理費、託管費、銷售服務費、交易佣金被稱爲“四大費用”。其中,託管可提高基金的透明度,對基金運作具有重要意義,但因其展業機制並不複雜,關注度相對不高。

然而,基金託管已發展爲一個200億元級別的市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2023年度,基金行業向託管機構支付的託管費用達到了287.4億元。

迄今爲止,國有大型銀行和頭部股份行仍是基金託管市場的主要玩家。

據證監會最新披露數據,截至2024年9月的證券投資基金託管人名錄共66家機構,包含6家國有銀行和12家股份制銀行在內的31家中資銀行、32家份額並不大的券商,以及渣打中國、德銀中國、花旗中國3家外資銀行。今年6月剛剛獲批的法巴中國,因需要在6個月內完成籌備工作,並向證監會換領《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後才能對外展業,或因此尚未列入托管人名錄。

在存量爭奪時代,新進者外資行需要思考基金公司挑選託管行的邏輯。

深圳某公募基金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託管業務往往與代銷業務有所綁定。“除託管費率外,銀行的推廣支持力度和代銷能力是基金公司非常看重的因素,因此一般會多談幾家,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另一公募基金人士向記者表示,一方面會看託管費率,但因同質化嚴重,往往涉及資源互換。

長三角某銀行託管部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託管業務本身創造的利潤不大,但可以成爲營銷人員和對方機構之間的談資。“要說服務的話,規範嚴格的後臺反而不一定好談下來客戶。”

上述邏輯從行業數據得到了印證。招商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的基金銷售保有量名列前茅,三者的託管規模也位居第一梯隊,這與上述銀行的體量及代銷渠道上的優勢密切相關。

其中,招行頗具“代銷先行,託管跟上”的特徵。自2018年超越工行後,招行的公募基金代銷規模長期位居銀行業第一,但同年招行託管規模僅位列第8。此後,招行託管規模迅速趕超同業,在今年三季度上升至第5,而託管費用已位居第4。

Wind數據顯示,在費率改革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基金託管費用爲135.8億元,同比下降約8.5%。外有強手環伺,內有減費讓利,外資託管行需要認真審視這一格局。

外資如何分一杯羹

從申請到獲批,從籌備到展業,外資託管行尚有較長的路要走。

本次,匯豐中國於2020年4月提交了申請材料,而後停滯四年,直至2024年10月才最終獲批。

前不久,證監會在今年6月批准了法巴中國的基金託管資格,距離該行遞交申請也已有兩年。更早時候,渣打中國、花旗中國、德銀中國相繼獲批了相關資質。

其中,渣打中國作爲首家被證監會授予基金託管資格的外資行,其託管業務的發展情況或具有參考價值。該行於2018年最早獲批相關資格,並且在2021年上架了首隻由外資行託管的公募產品。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閱渣打中國官網獲悉,該行的託管業務由專門的基金託管部負責。截至10月31日,渣打中國託管產品僅3只,分別爲惠升惠益混合,博時ESG量化選股,博時時代領航,合資3.26億元。2024年上半年,渣打中國獲得的基金託管費僅爲32.17萬元,位列第50名。

其餘幾家外資銀行方面,法巴中國剛剛獲批數月尚待觀察,但早在2020年獲批的花旗中國、德銀中國,歷經四年仍在公募託管業務上按兵不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Wind數據庫發現,在市場2萬餘隻公募基金中,尚未有任何一隻基金選擇花旗中國、德銀中國作爲基金託管人。此外,花旗還於今年6月將中國內地個人財富管理業務全部轉讓,這使得該行託管業務的情況更撲朔迷離。

不過,基金託管市場並不止公募基金。匯豐中國表示,獲批證券投資基金託管資格後,匯豐中國可爲本地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以及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發行管理的資管產品提供託管服務。據中證報消息,渣打中國證券服務部總經理胡燁曾表示,該行在獲得牌照的1個多月內就實現了第一單業務的落地。記者多方瞭解到,外資行由於大客戶較多,在私募、公募專戶等產品的託管上較容易落地。

據中基協披露數據,2024年上半年,公募基金規模爲32.07萬億元,私募基金中的證券投資基金規模約爲5.06萬億元。雖然私募、專戶等產品具體費率難以查詢,但至少可以肯定,基金託管等市場絕不只有公募端200億元的盤子。

作爲資產規模最大的在華外資銀行,本次匯豐中國的入局更具想象空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接近匯豐中國人士瞭解到,匯豐中國的證券服務部將負責託管業務,但正式落地尚需時日。不過,記者特別注意到,匯豐中國擁有兩個同業不具備的潛在優勢。

首先,匯豐中國最新的資產規模達到6166.8億元,是最大的在華外資行,在今年6月該行完成對花旗在中國內地個人財富管理業務的收購後,使得零售客羣的盤子得到進一步擴充。

同時,在公募基金中有一位匯豐中國的“親戚”,即匯豐環球投資管理(英國)和山西信託合資成立的匯豐晉信基金。記者查閱了匯豐中國披露的代銷基金列表,在該行代銷200餘隻基金中有41只爲匯豐晉信基金在管產品。結合前文所述“代銷+託管”的邏輯,雙方很有可能有進一步的合作。

與外資背景的基金公司合作,重點佈局外資擅長的QDII類產品,或許會是外資託管行入局公募託管的可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