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裡的歷史課堂!這羣小小少年在研學中探尋“何以中國”
中國,何以成爲今天的中國?中華文明又是如何起源和發展的?近日,20組中小學生家庭跟隨指導老師一起,開展了"何以中國:社區裡的歷史課堂"第三個月度主題活動,共同探索中國青銅文化,見證中國青銅時代的誕生。
此次"何以中國:社區裡的歷史課堂"項目,由金楊社區公益基金會發起,是上海社區公益基金會系統2024公益創投大賽的獲獎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緊密依託考古題材優秀紀錄片《何以中國》,與時俱進面向社區普及"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的最新研究成果,引領親子家庭走近中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共同探尋中華文明形成的來龍去脈。
未來,親子家庭還將自主策劃並舉辦一場"何以中國"社區兒童展,面向社區展示深度學習和共創的探究成果。
項目化學習,跨學科整合
在10月主題活動《青銅時代:王朝的誕生》中,孩子們循序漸進開展了三個階段的深度學習。
第一階段,孩子們開展親子共學工作坊,構建起王朝誕生歷程和青銅文明發展的知識框架;第二階段,孩子們瀏覽紀錄片《何以中國》》,親子家庭在家庭中開展自主探究學習;第三階段,一行人來到上博東館青銅館開展參觀研學,並現場設計體現中華文明起源特點的"何以中國"主題文創。
現場,一名家長說,"何以中國:社區裡的歷史課堂"項目打破了學校和學科的邊界,用項目化學習、跨學科整合的方式在社區裡普及中國歷史文化教育的創新模式。
比如在上個月的主題《良渚文明:實證五千年中華文明的起源》中,孩子們通過四大文明古國的橫向比較,辨析了文明和文化產生的前提和標準。
以屈原的名作《天問》入手,孩子們從耳熟能詳的"大禹治水"故事開始熱烈討論,進而觀察到四大古國文明普遍存在"大洪水"的傳說,也發現了中國五千年氣候變遷的秘密。
指導老師結合長江和黃河這兩條母親河的演變歷史,從地理環境和氣候變化的角度解釋了爲什麼曾經在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下游繁榮興盛了上千年之久的良渚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會突然衰落。進入到大河流域的中游地區地勢比較高、相對比較乾旱的地方,"擇天下之中而立國",也成爲大洪水時期四大文明古國共同的選擇。而大規模的防洪治水、興修水利工程等,是促進人類文明進程的重要因素,中華文明正是因此逐漸從"滿天星斗"的邦國向"多元一體"的國家發展。
通過對比5000年前和現在共同遭遇的全球氣候變暖的危機,孩子們也深入探討了兩者產生原因的異同,更加明晰落在每一個人肩頭的共建綠色家園的責任。
探索社區共治、公益研學的創新模式
研學活動中不僅安排了青銅文明的集中講解,還同步開展了小組定向尋寶,孩子們手持任務單,分組對前三個主題涉及的玉器、陶器和青銅器的館藏珍品進行探究性學習。
現場的觀察員浦楊琴發現孩子們的變化:"在玉器館開始尋找任務卡答案時,他們出於安全考慮,將隊員集中在一起,逐個拍照查資料並謄抄,導致效率較低。進入陶器館後,小組內部進行了策略調整,細分爲兩個小組。較小的兩個孩子負責在館內尋找目標並拍照打卡,而稍大的兩個孩子則負責上網查詢所需資料並做記錄。這一改變使得任務完成更爲直接且迅速。"
畢業於清華美院的策展導師劉婧一老師趁熱打鐵,在2小時的珍品文物參觀尋訪結束後,現場指導孩子們回顧印象最深的器物和紋樣,爲"何以中國"項目設計主題文創。
玉器、陶器和青銅,都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孩子們通過課堂學習,瞭解到它們代表性的文化特徵,然後在家瀏覽紀錄片,收集或描摹感興趣的器物的紋樣細節。通過現場參觀研學,孩子們在策展導師劉婧一老師的指導下,將多個文物的特徵進行拼接、重組和創新,用鉛筆簡單形成"何以中國"的主題文創設計的初稿,然後在家進行修改迭代。
"篳路藍縷的中華先民鍛造了古老的文明,上下求索的"考古中國"文明探源擦亮了燦爛的記憶。"項目負責人說,《何以中國》不僅僅是一個關於我們祖先和歷史的故事,也是我們正在繼承、創造並將留給後人的故事。
作者:王宛藝
文:王宛藝 圖:採訪對象供圖 編輯:張曉鳴 責任編輯:祝越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