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中俄共同開發北亞的歷史機遇

旺報社評

俄烏戰爭開打象徵後冷戰時代的結束,世界格局有了變化。隨着戰事的延長,世界格局變化之大可能超乎我們想像。俄羅斯因爲這場戰爭被西方制裁,無論戰事結局如何,國土西側將長期處於軍事壓力之下,脫歐入亞已是必然之勢。

但俄國東側西伯利亞,向來爲苦寒之地,地大物博但人煙罕至。俄羅斯深陷戰事,亟需開發,因而找上北京。傳出俄方計劃將整個遠東地區設定爲向中國開放的「超大經濟特區」,但未見中方透露細節。

地大物博 蘊藏豐富資源

俄國遠東地區,土地面積達696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650萬。但是地理位置重要,資源豐富。該地區濱臨太平洋與北極海,與中國大陸、北韓接壤,與美國、日本、韓國隔海相望。這裡蘊藏着大量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化石燃料;富含金、銀、銅、錫、鈾、鎢等貴金屬與稀有金屬礦藏;林地覆蓋高達俄羅斯森林總面積的三成。是一處極具戰略價值與經濟價值的處女地。

根據俄媒報導,中俄之間簽訂了包括能源礦產、基礎設施、農業、汽車工業、機械設備、資訊產業等在內的79個重大項目,總投資額超過1600億美元。這兩年中俄經貿關係快速升級,俄羅斯已經成爲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國。中國海關總署12月發佈的統計數據也顯示,中俄貿易額2022年1-11月同比增長32%,達到1724億美元。

最近中俄兩國高層互動頻繁,12月21日習近平接見來訪的統一俄羅斯黨主席、前總統梅德韋傑夫;12月30日普丁也與習近平進行視訊會晤,並邀請習近平在今年春天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在在顯示兩國加強軍事與經濟合作的意向十分積極。

中俄共同開發俄國遠東地區,不僅可爲中國大陸帶來穩定的糧食與能源供應,也有助俄羅斯取得資金挹注,並轉向亞洲化解來自西方的壓力。以往俄國對遠東地區的開發慢如牛步,一是誘因不足,二是法規政策混亂,當然還有對中國的戒心。這次大幅度開放,引進中方資金與技術將有助於中俄互信的提升與戰略結盟的深化。

北京曾積極推動東北振興計劃,但成效不彰,原因很多,除地方產業結構轉型不易外,與區位經濟條件不及珠三角與長三角不無關係。東北亞雖然與日、韓發達經濟體相鄰,但北韓與俄國相對落後,沒有形成完整的經貿圈。一帶一路倡議的路上絲綢之路對中國西部大開發產生帶動效果。如果以東北做爲開發俄國遠東經濟特區的前進基地,結合俄國豐富的資源,進行產業升級與企業改革,或可解決東北工業區老化的問題。

北極航道 歐亞北美更近

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因爲政治因素受阻,北韓的開城工業區也陷入停擺。北韓與俄國遠東地區還有許多有待開發的商機,如果中俄有效利用遠東地區開發,未來將日本、南北韓甚至蒙古納入,強化北亞與東北亞區域的經濟整合,將會對當地的地緣經濟與地緣政治產生重大的改變。

再往北看,隨着全球暖化,北極沿海地區的永凍冰層正在不斷消融,其地下資源與北極航道的重要性正在慢慢浮上臺面。尤其是北極航道將成爲俄國北極地區和遠東地區發展的關鍵。北極航道若全面開通,將會大大縮短歐洲、北美到亞洲的貿易距離,在全球的戰略地位與日俱增。遠東地區的開發有助於俄國強化其在北極航道的實力,而中國也可以趁此機會加大在北極議題的話語權。

莫斯科邀請北京共同開發遠東地區,對北京來說十分誘人,但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與矛盾。畢竟俄國當前仍處於戰爭狀態,受到國際制裁的緣故,俄國外貿的結算與物流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再者雙方對投資項目與願景有所出入,中國看上的是俄國的糧食生產與天然資源,俄國則是希望中國協助其再工業化。

歷史糾結是另一個障礙,俄國遠東地區有將近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俄國從沙俄時代起巧取豪奪而來,過去俄國對中國人進入該地區也抱持排斥的態度,化解這個歷史芥蒂,需要雙方的政治智慧與決斷力。俄羅斯有戰略東移的壓力,北京大可提出完整、宏觀的方案,攜手俄羅斯開啓歷史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