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金廈和平之橋 興建時機成熟

兩岸關係陰霾滿布,大陸國臺辦對臺方8縣市釋出8大利多,包括擴大與金門福建間往來。兩岸民間研擬興建「金廈大橋」已久,啓動實質建設時機似已來到。

藍營8縣市首長日前訪問北京,爭取地方商機;與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會談後,國臺辦隨即釋出8大利多,其中一項是「擴大福建沿海地區,與金門、馬祖經貿和人員往來規模」,在當前兩岸關係情勢下,金馬又將扮演聯結功能。

其中,金門的面積和經濟規模都比馬祖大,又與大陸東南沿海經濟重鎮廈門市近在咫尺、肉眼相望,理當有結構性的大建設,來和廈門乃至福建沿海緊密相連,俾助益兩岸民間交流雙方經濟社會融合

兩岸民間研擬已久的金廈跨海大橋,是最具有上述效益的結構性大建設。福建省當局數年前公佈的高速公路網規畫,亦列有這座大橋。此橋截至目前已有幾個路線規畫方案,即從金門到角嶼或小嶝島或大嶝島等;這些路線差異並不大,因而不難作定奪,關鍵在於要有人主導,否則恐怕實現之日遙遙無期。

這座構想中的大橋曾經喧騰一時,大陸「高調行善」企業家光標2014年6月9日,在廈門市泉州商會舉辦的「兩岸民間推動金門三大項目」新聞發佈會上,宣佈願意出資15億元人民幣,與臺灣兩家公司合作興建金廈大橋,引起兩岸社會熱議,但後續少有相關報導,不知其是否在按部就班推動落實。

無論如何,當前基於兩岸關係發展需要,大陸官方實宜主動出面,來牽頭推動金廈大橋建設工作,包括整合既有民間資源,或與金門縣政府簽署正式協議,以早日進行實質建設。

這座大橋,對兩岸民間交流的意義甚爲重大,一來可使兩岸人流和物流更加方便,交通時間縮短,且減少天候影響,乃是全天候通道,亦表示兩岸民間交流永不停頓,時時刻刻都有往來,是不折不扣的兩岸一家親

二來則可促成金廈兩地「同城化發展」,即金門的區域發展,和廈門並軌規畫,如此可以根據自身的比較利益,來和廈門分工協作,以充分創造附加價值,來增進本地居民福祉。這也將成爲兩岸區域合作發展典範,而頗能帶動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

今年年底前,金廈大橋建設項目有個造勢好時機,就是今年度的「兩岸企業家峰會」,預定11月間在金門舉行開幕式,接着轉到廈門去進行各項議程;在這個場合,金廈兩地不妨聯合提出金廈大橋建設課題,以聽取兩岸企業家意見,並爭取他們來參與投資。這個好機會,金廈兩地切莫忽略。

英文總統執行「親美日遠中國發策略,對於金廈大橋應是「能不建就不要建」,以免兩岸關係失去區隔界線。蔡政府只要能建成聯結大小金門的金門大橋,已是「功德無量」,哪能設想金廈大橋的事情?但是,蔡政府內部並非沒有異議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福建省主席張景森就曾表態,願促進金廈交流關係,他在6月間視察金門縣時,表示有條件支持金門縣府推動的「金廈觀光纜車」計劃,並肯定金門引用大陸水事項的重要性。張景森認爲,金門(和馬祖)涉及的兩岸問題,在雙方誠意溝通前提下,他也不反對讓金馬先行大膽實驗試行。他的意思是,金門及馬祖加強與大陸交流的想法,是可以商量的。

既然如此,金廈大橋建設之議亦非完全不可談。但蔡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大陸官方不會就此與蔡政府協商於今之計,蔡政府應授權金門縣政府,得就此議與大陸官方協商;蔡政府並應表明願支援大橋建設經費

蔡政府只要默許金廈大橋展開建設,即是對大陸釋出善意,可望因此緩和當前兩岸緊繃氛圍。應知這是一座「和平之橋」,頗能助益兩岸和平發展,並帶動雙方民間互助合作;這對於臺灣整體實利大於弊,蔡政府應積極、正面看待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