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東亞局勢生變 臺灣何枝可依

旺報社評

自俄烏戰爭爆發,全球地緣政治日趨複雜,除既有的中美競爭外,俄羅斯爲戰爭需要與中國大陸和北韓關係更加緊密,爲東北亞緊張情勢平添更多變數。朝鮮半島安全疑慮升高、拜登政府對北京加緊圍堵、日韓與美國戰略合作關係更趨緊密。

北京化解集團化對抗

就在東北亞日益朝向集團化對抗方向發展之際,北京展現靈活的外交手腕,以軟硬兩手策略應對周邊國家新態勢,日、韓、菲等國也能以務實的態度,面對後拜登時代美國外交政策的不確定性。東亞國家深知,穩定區域安全與加強區域經濟整合,是眼前最重要工作。

中日韓三國高層5月間在首爾舉行第九次峰會,距離2019年成都峰會已5年,5年來世界格局出現翻天覆地的轉變,尤其朝鮮半島和臺海周邊。在東亞情勢緊張、中美對抗升溫背景下,這次峰會的召開意義重大。

北京對這次峰會表現出高度的期待,日韓亦然。去年8月在華盛頓舉行的美日韓高峰會,營造出三國合作前所未有的高潮,但是基於經濟市場的需要與地緣政治現實,日韓兩國不願疏遠北京。對日本和韓國來說,中國不僅在地理上是鄰國、中國也是他們的極爲重要的經濟夥伴。此外,面對北韓和俄羅斯的威脅,北京還是一個無法繞過的對話夥伴。

這次中日韓峰會仍存在域外國家的干擾,以及互信程度不足,在區域安全議題上難以取得共識,但是在經濟與人員交流上有一些突破。中日韓三方都表示,除現行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合作基礎之外,未來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也成爲會議重點,希望藉此擴大經貿特別在區域供應鏈上的合作。

峰會後中日韓外交關係回暖。大陸副外長馬朝旭7月21日前往東京,與日本外務事務次官岡野正敬舉行第16次中日戰略對話,接着日本衆議院副議長海江田萬里率跨黨派議員訪問北京,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和日本外相上川陽子於寮國會談。中韓關係方面,馬朝旭訪問東京後轉往首爾,與韓外交部副部長金烘均舉行第10次中韓外交戰略對話,接着王毅和韓國外交部長趙兌烈於寮國會談。菲律賓對中態度也出現轉圜,宣佈撤出美軍部署的中程飛彈,並與中方就仁愛礁爭議達成暫時性協議。

川普效應需預做準備

冷戰結束後,東亞地區發展有兩大主軸,一是區域安全合作,一是區域經濟合作。前者由於美國對中國大陸的圍堵,及複雜的歷史糾結,開展十分緩慢,甚至有時反過來干擾區域經濟整合的進展。但是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與開放,以及區域經濟整合架構如RCEP的逐漸成熟,多少出現新功能主義者所謂的「外溢效應」,在區域安全上產生了牽制或潤滑的效果,從這次中日韓峰會的舉行與後續發展可見一斑。

拜登政府上任後對華政策有很大的改變,更積極將臺灣問題意識形態化與國際化。前者在臺灣內部與國際宣傳更強調價值同盟,尤其是俄烏戰爭爆發後,企圖重新將集團對抗意識形態化。在國際化上,否定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遙指臺灣地位未定論,拉住日韓菲澳,宣傳中國威脅論,強調臺灣有事周邊有事,還引入北約,企圖讓北約亞太化。

拜登宣佈退出年底總統選舉,由副手賀錦麗披掛上陣,賀錦麗國際經驗不足,能否延續拜登路線尚不可知,更何況川普重返白宮來勢洶洶。面對後拜登時代可能出現更加劇烈的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與更復雜的地緣政治風險,準備加強與北京的經貿合作關係,以減少地緣政治衝突的可能性。

臺灣像在大洋漂流的小船,既無軍事協防的安全屏障,又缺區域經濟合作機制互相取暖,面對更加碎片化的世界,抽離地緣與經濟現實,將眼光緊盯遙遠的大洋彼岸,期待關愛的眼神,豈不兇險,怎不令人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