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大刀闊斧減稅降費 提升競爭力
同時,加大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的減稅力道,加計扣除比例將由50%提高到75%,使研發費用列支高於實際支出額度,讓科技型中小企業擁有更大的營運與研發空間。並且全面清理規範政府性基金、取消或停徵中央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少政府定價的涉企經營性收費、降低企業五險一金繳費比例等,全面削減企業的非稅負擔。
北京開始正視企業生產力被名目繁多的稅費侵蝕問題,特別是大陸正處於經濟下行階段,企業面臨產能利用率低、勞動成本提高及利潤縮減諸多挑戰,高稅率無疑會進一步削弱企業承受稅負能力,連帶折損企業競爭力。大陸自去年開始實施供給側改革以來,政策核心始終圍繞着降成本、減負擔運行。其中,相關稅費政策的修訂與調整,尤爲重要。
根據世界銀行與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聯合發佈《繳納稅款2017(Paying Taxes 2017)》調查報告,在190幾個國家的企業總稅率排名中,2016年大陸以高達68%的稅率高居第12名,遠遠超過全球40.6%的平均水準。這個數字在10年前,不過45.5%,遠比現今水準低22.5%,也低於當時全球平均值52.2%。但隨後在全球平均稅率往下走的同時,大陸企業總稅率卻反向開始大幅攀升,給企業帶來龐大稅負壓力。
2016年大陸總稅收爲11.6兆,光是企業增值稅及所得稅兩稅目比重就高達44%,若再加計其他與企業有關的稅費,粗估約佔7成以上。以企業爲納稅主體的稅制結構,無形中也凸顯企業的稅費負擔壓力。
在全球減稅浪潮下,大陸企業面對的不只是內部稅費負擔過重問題,也須面對外部的競爭壓力。川普上任以來強調要透過大幅降稅與政策鬆綁,以吸引美國企業及其供應鏈廠商回美製造。
全球第一大代工廠鴻海不只一次表態將評估去美國設廠的可能,大陸玻璃大王曹德旺計劃投資10億美元去美國擴建廠房。背後考量都是大陸設廠成本不再便宜,稅負沉重是一大主因。如果形成漣漪效應,對大陸經濟的衝擊可能會遠超出北京政府想像。特別是對一邊享受不到減稅降費好處、另一邊又得面臨追稅噩夢的臺商而言,出走壓力更將大幅提高。
因此,藉由減稅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並留住企業,已成爲不得不施行的必要政策。只是,細看去年實施的相關減稅措施,雖然整體企業稅負減免看似收到一定成效,營改增減稅金額就高達5000億,但個別企業在稅負負擔的認知,卻呈現不同結果。亦即,企業普遍感覺營改增後稅負不降反增。
爲何會出現如此大的落差?原因就出在營業稅原屬地方稅,是大陸地方政府的第一大稅種,課徵與否全由地方政府做主。但統一改爲增值稅後,地方政府沒有插手餘地,變成中央政府掌控,全面徵收。
因此即使營改增後,可以透過進項稅額扣抵,大幅減輕企業稅負,但部分企業卻因此從免徵或減徵改成必徵,稅負不降反增。
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琳瑯滿目的地方費用上面。過去大陸各級政府財政收入中,非稅收入比重幾乎都在1成以上,部分地方政府甚至高達5成,對比國際,實屬罕見。緣由在於過去爲增補地方財源、推動地方建設,中央對於地方亂收費、亂攤派現象,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態度,不願全面清理整頓。
雖然在這次減稅降費的政策宣示上,大陸中央已決定全面清理相關涉企經營性與行政事業性收費,但範圍多僅侷限於中央,鮮少及於地方,因此在地方政府因循苟且的陋習下,政策目標顯然難以達成。
不管基於國際趨勢或內部因素考量,大陸減稅降費的方向是對的。但要立竿見影,中央或許還得進一步規範地方不能隨意新增費用名目,甚至必須一併檢討與清查是否有亂收費情形。因爲很多地方政府明着配合降稅,但因爲財政問題,會私底下新增不合理的費用,這讓政策效益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