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中國急補技術缺口 卯起來砸錢搶人

中國近年來積極發展半導體產業。(圖/示意圖/CFP視覺中國)

文/康育萍黃靖

7月12日,在與臺灣隔海相望的中國福建省晉江市,中國首座半導體培訓中心正式開幕,出任校長的竟是臺灣清華大學前校長劉炯朗。

「我們希望晉江芯華人才培訓中心,成爲這方面人才培訓的武當山少林寺。」開幕當天,劉炯朗接受中國媒體訪問時說。

中國出資、臺灣師資還可以到臺企受訓實習

近年中國挖角臺灣半導體業界人才已不稀奇,但標榜中國政府出資、臺灣師資授課,還有機會到臺灣企業實習、受訓,如此係統性由兩岸聯手打造的人才產業鏈,卻是頭一次見到。

其中,由劉炯朗擔任董事長的臺灣民間研究機構集邦科技,更是從一開始的招聘階段到規畫,幾乎全程參與,是芯華最主要的合作單位

連以製鞋紡織業爲主的晉江都動起來,可見現在中國各地政府發展半導體積極程度。

「中國半導體產業是殘缺的,這也是他們發展大基金的原因。」一位長期觀察兩岸半導體產業的前外資分析師說,中國佔全球晶片使用量的4成,其中卻有高達9成來自進口,等於被國際大廠掐住咽喉。

因此,2014年,中國政府成立「中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簡稱大基金),基金總額近人民幣1,400億元,藉此打造本土半導體產業鏈。據統計,光是15到16年間,中國IC設計公司就從736家增加到超過1,300家,翻倍成長,進而帶動人才需求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所長葉甜春告訴本刊記者,雖然近年中國各大學相繼成立微電子學院,但相較臺灣30年來的專業訓練,仍有一大段差距,難以滿足企業需求。

爲了解決此問題,芯華就和清大、聯電等臺灣學、業界合作,主打的企業訂製班,標榜依企業所需培訓人才,就近服務福建地區的半導體企業。

如由晉江市政府出資成立、聯電提供技術支援的DRAM廠晉華,去年7月蓋廠動工以來,至少需要上百位核心技術人員,亟須補足人才缺口。在芯華官網便能看見聯電、晉華名列尚屬少數的合作單位中。

中國期盼藉由芯華模式,加快人才培育,兩岸半導體產業競爭態勢是否會因此改變?「短期內很難馬上見效。」一位臺灣半導體產業人士直言。

該人士分析,已高齡83歲的劉炯朗雖曾擔任力晶旺宏等大廠董事,和半導體界大老有好交情,但其擅長校務行政管理,比較缺乏業界經驗。芯華若想以此當招牌,吸引更多臺灣半導體業界菁英前往任教,目前影響力恐怕有限。

即便如此,但在中國政府支持下,未來類似機構將越來越多,「臺灣有經驗,這邊有市場機會,現在大家都在看晉江能否做起來。」葉甜春說。

尤其,大基金成立不到3年,中國各地政府也加碼成立地方基金,中國已經漸漸形成4大半導體產業聚落,如北京、上海、武漢等代表城市各自發展,彼此又相互競爭,眼下正需要臺灣貢獻經驗,對接產學資源

以晉江爲例,去年6月,成立人民幣500億元地方基金,計劃將晉江打造成DRAM產業中心,與同樣積極發展DRAM的武漢、合肥一別苗頭

獲聯電支援的晉華動土後不久,今年5月,臺灣封測廠矽品也跟着前往晉江設廠。然而,即便同屬福建省,爲了不讓晉江專美於前,廈門市旋即在6月宣佈,中國前三大封測廠通富微電將斥資人民幣70億元於當地設廠。

「這一來一往,競爭馬上出來,」一位赴中國設廠的半導體大廠主管就說,當中國開出各種優惠條件招商,「你不去,別人排隊要去,那生意就被人家做走,我們也會擔心他們越做越好,自己越來越慘。」

對岸競爭轉趨激烈搶奪臺灣產學資源更積極

此外,當中國亟須臺灣的 協助,對一些在臺灣缺乏舞臺、需要淘汰落後產能的企業來講,「把先進製程轉過去(中國),既可以節省成本,又能拿地方政府補助,何樂而不爲?」一位半導體分析師說,中國各地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正好爲這些人提供事業第二春的機會。

不管因爲生存考量或市場前景,當中國政府定調,2025年晶片要達到70%自制率目標,各省市對臺灣人才招手動作將會更加積極。這對臺灣半導體產業來說,究竟是機會還是隱憂?

答案,還是回到我們自己的產業環境和企業競爭力,能否提供足夠誘因留住產業、留住人才,否則在銀彈攻勢下,未來恐將有更多人選擇出走。

【更多報導

郭董領導力連日本人都愛!他做對一件事,讓日本人高呼「我也好想當郭董員工」

一餐吃掉1600元...偷看有錢人和窮人結帳的反應

南部薪水低,還加班吃到飽!臺大畢業10多年資歷的主管,月薪4萬,居然大家搶着要

不輸哈根達斯的便宜冰淇淋!Costco的10大必買清單,每到假日人潮爆滿不是沒道理啊

天天喝汽水,養出癌體質!20年罹患3癌的醫生慘痛經驗:這6種食物,不要給小孩吃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週刊》。※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