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 賣晶片的英特爾 爲何燈會大秀無人機?
▲英特爾這次爲燈會派1組6到8人的團隊來臺,但天空中的300臺無人機,只需要1個人用電腦操縱即可。(圖/屏東縣政府)
文/吳中傑
今年臺灣燈會在屏東舉辦,臉書上瘋傳的亮點,是半導體廠英特爾(Intel)設計的無人機秀。伴隨着音樂、燈光與水舞,3百架無人機在屏東大鵬灣的夜空上緩緩變換,排列出屏東、Taiwan字樣,及鵝鑾鼻燈塔與黑鮪魚等帶有在地特色的圖案。
促成此演出的,是屏東縣政府。縣府團隊去年在韓國平昌冬季奧運看到英特爾無人機秀後,主動接洽。過去,該公司只在美國足球超級盃、美國國際消費電子展(CES)等國際一線場合表演。這次燈會演出,是縣府從半年多前開始不斷來回溝通,並提供表演場地周遭環境、長期氣候監測等數據,才讓英特爾點頭。
英特爾一直以來雖強打「Intel Inside」品牌廣告,但從不做花俏的行銷。爲什麼這幾年突然開始做起無人機表演,這跟賣晶片有什麼關聯?
過去幾十年,英特爾就像電腦「中央處理器」(CPU)的代名詞,它更是臺灣電子業的驅動者,宏碁、華碩的筆電不能沒有它,廣達、仁寶等電子五哥則仰賴英特爾發出的規格手冊,做爲設計參考。
這個PC時代的巨人,卻在行動裝置失落了一整個世代。從2008年iPhone3推出、智慧型手機進入爆發期,到2016年爲止,8年間,以智慧型手機處理器矽智財(IP)爲主要產品的安謀(ARM)營收成長率是210%,同期間,英特爾的營收成長率卻只有58%。
英特爾決心轉型,全球裁員約11%、逾1萬2千名員工,要降低對PC業務的依賴。
2017年3月,英特爾市值甚至首度被臺積電超越,讓出全球半導體業市值冠軍的寶座。
轉型時,它耗費極大資本,一個購併案,可以高過臺積電一整年的資本支出。
英特爾花了新臺幣約4710億元,收購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商Mobileye,併入股地圖服務商Here,以快速補足在自駕車市場的缺口;它還用5143億元收購,可發展人工智慧的IC設計公司Altera,企圖在AI領域追趕輝達(Nvidia)。甚至光是在無人機領域,它也收購了超過5間公司。
過程中,英特爾也折損不少人才,外界調侃該公司接班人全不見了。
例如曾任英特爾總裁的詹姆士(Renee James),外界雖認爲她是因未能當上執行長而求去,但她在一次訪談中澄清,自己是因不認同轉型方向而退休:「我真的對做無人機、或你每賣一個晶片只能得到12美元的小裝置生意沒興趣……,我更願意花時間專注於下一波大潮。」
雖然還不能斷言轉型成功,但資本市場已認可英特爾的努力。自2016年重整至今,該公司股價漲了約70%,勝過那斯達克大盤同期漲幅,如今也重新站回全球半導體企業市值第一的寶座。
無人機表演,就是英特爾轉型成績的軍力展示。每臺不到3百公克的無人機,得裝有控制器、感測器和可呈現40億種光色組合的LED燈,並搭配演算法,才能讓機器在空中變換隊形與顏色,且即使在GPS訊號不良的室內場地,也能確保無人機不會擦撞、脫隊。
英特爾也從2017年9月開始和Google的自駕車計劃Waymo及BMW等企業合作。該公司甚至正研發能像直升機一樣在天空飛行的無人飛天車。
今日,英特爾非PC相關營收已佔該公司整體營收48%,絕對金額逾1兆、是6年前的2.3倍。
目前出具英特爾分析報告的41間外資中,有36間將該公司評爲持有或持有以上等級。但該公司非PC營收仍有逾8成來自資料中心業務,其自駕車、物聯網等新業務的營收比率提升,仍是後續挑戰。
過去,英特爾是臺灣電子業的領頭大哥,該公司轉型後,目前在伺服器與資料中心領域仍高度倚賴臺灣供應鏈,「臺廠在這部分還是有約9成市佔,」國際研調機構IDC資深分析師高振偉表示。特別是能切入伺服器整機、或自有品牌的業者,如廣達旗下雲達,毛利是筆電代工的2倍到3倍。
但在更新的無人機、無人車或智慧物聯網等領域,臺灣供應鏈的面孔則開始改變,從過往的電子五哥變成工業電腦、網通廠。「人家(指英特爾)開始轉了,但(電子)五哥很多人還是沒跟上,」一位電子組裝廠的副總經理表示,當前科技業,數據爲王,如果臺廠再只以硬體爲中心,將是死路。高振偉提醒,尤其智慧物聯網裝置的難度較低,中國業者緊追在後,臺廠目前雖沒脫隊,但有壓力。
但願英特爾華麗轉身的同時,臺灣電子業的轉型腳步也能跟上,在夜空中放出屬於自己的煙火。
※本文刊登於《商業週刊》1633期,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還願》下架了!從1顆彩蛋惹政治爭議看:負面行銷如何操作纔不會玩火自焚?
8年沒升官的40歲主任,跳槽1年就變業務總監!背後的職場啓示:豬圈待久了,猛虎也會變成豬
不只是婚宴,連拍婚紗都省了...窮,讓現代年輕人,不得不務實!
預防脂肪肝,減少糖比控制熱量更重要!前醫科大學教授教你:3招「微減糖」健康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