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研良語-護國神山vs.護國羣山
用數位、AI的力量墊高產業競爭力,建構多座護國羣山,助漲國民所得,乃舉國之所望。圖/本報資料照片
我國的出口金額電子資通訊佔了6成,臺股的市值臺積電佔了3成,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電子以及半導體做全世界的生意,成了臺灣舉世聞名的護國神山;50年之後,要如何複製上次的成功,以現在的基礎再發展其他產業,成爲護國羣山,我們可以看看其他曾經一再成功蛻變的國家。
■新加坡多元發展 人均所得將突破8.8萬美元
新加坡在上個世紀與我國同列亞洲四小龍,因爲80年代李光耀和我國一樣成功地推動了進口替代,同樣的發展電子業製造,至今裕廊工業園區的石化、電子以及半導體仍居全東南亞之冠,然而新加坡並未固守電子製造業的成功,而是選擇去發展多重國家競爭力,即所謂的護國羣山。在這個世紀的20多年間,總GDP從1,150億美元,擴增至5,013億美元,增加近3.4倍;人均所得從27,600美元增至今年的88,450美元(國際貨幣基金預估),成長逾2倍,全球排名第五,這樣的選擇無疑是正確的,也是我國現在極力突破三萬美元,倍增到六萬美元,所應該着力研究與參考處。
新加坡的多重國家競爭力,始於吳作棟接任總理後提出的「國際化、高科技化、成爲金融與服務中心」,在90年代新加坡致力於成爲跨國企業的亞洲營運總部,由此創造許多服務產業(包括金融服務)以及白領工作,「成爲金融與服務中心」成功的讓人均GDP由九零年代初期的1.15萬美元,提升到本世紀2000年初的2.5萬美元,世界排名進步10名;2000年後新加坡大力推動「21世紀產業 (Industry 21)」,發展知識經濟,進一步提升其白領階級的工作價值(所以並同推動Manpower 21),推動策略求取關鍵產業的多樣化,推動目標是在2010年的知識型製造業以及可出口服務業達GDP的40%;追求產業「質」的提升,讓新加坡在十年間的人均GDP再次倍增,達到4.72萬美元。
2000年中,新加坡看到了網路的力量,筆者猶記在達康創業熱潮時,有人嘲笑新加坡是「新創沙漠」,說新加坡人「驚輸」,都擠着去跨國企業上班,缺乏創業精神,新加坡政府沒有因爲文化和環境不適合,就受限只發展自己的舒適圈,自2010年後大力推動數位經濟,培育數位新創,十餘年後,新加坡的數位競爭力爲亞太之冠,長居世界前三,培育出冬海集團(競舞和蝦皮的母公司),擁有東南亞半數的獨角獸,人均GDP在這十年間又再翻倍,突破八萬美元。
2023年新加坡GDP組成:批發零售貿易23.6%、製造業18.6%、金融保險13.8%,縱觀其產業發展歷史,從四小龍時期之後,就發展多樣化關鍵產業,在原來的電子製造業之外,舉凡貿易、金融、品牌通路、營運支援服務(營運總部)等護國羣山,爲國家產業競爭力打下多種基礎,而這些產業是互相支援互相增強的;最後在這些多重基礎上,抓住了數位經濟的浪潮,勇於突破自己的限制,用數位來墊高原來護國羣山的世界競爭力。
■臺灣堅守硬體代工優勢 也應發展高價值服務業
數位之後,人工智慧(AI)來了,臺灣仍然是扮演硬體代工的軍火庫,從上個世紀以來未曾改變,因而造就護國神山臺積電名聲遠播。然而,對照我國長期停滯的人均GDP,再加上關燈工廠的趨勢不可避免,產業發展政策應該調整,固然要保持製造代工的優勢,但更要認真且全力以赴的發展高價值的服務業,創造更多高薪且「屬於人」的工作,建構多座護國羣山,再用數位/AI的力量墊高競爭力,國民所得翻倍再翻倍,乃舉國之所望。